面對霸權 俄羅斯負責破壞舊的 中國負責重建新的?|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本文為俄羅斯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倫撰寫。

五月底的莫斯科,仍然是寒風瑟瑟,時不時還飄來幾片「五月雪」,這使許多人至今還沒有脫下羽絨服。儘管莫斯科每天還有數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但是人們卻是毫不在意,政府也沒有任何行政命令,「病毒」已被俄羅斯人蔑視和遺忘。沒有人戴口罩,各種的近距離的聚集活動毫無顧忌,餐廳,劇院人滿為患。「五月的鮮花」還是在月底的最後幾天開放了,人們在盡情的享受着今年這個「涼爽」的夏天。

對於發生在身邊的戰爭,人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俄羅斯式的沉默」,官方媒體也只是很有限的報導,這就是西方媒體所說的:「俄羅斯人的『光做不說』是最可怕的」。

面對西方的網絡媒體大肆的炒作,諸如「普京將要在3個月內被推翻」,「美國的『海馬』導彈將進入烏克蘭,配合7月份烏克蘭的大反攻,戰爭將要打到俄羅斯本土」,「芬蘭,瑞典要加入北約,俄羅斯已被團團包圍」,甚至「俄羅斯會面臨二次解體」等等駭人聽聞的消息,俄羅斯人表現的異常坦然。當我和俄羅斯朋友談及戰況的發展時,作為交戰國一方的俄羅斯人笑着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勝利!」。這就是莫斯科人現在的心態。政府至今也沒有進行「全民戰爭動員」,老百姓的生活與戰前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化。

俄羅斯是一個很能適應惡劣的環境,又能夠忍耐巨大苦難的民族。重要的是,這個民族在對外戰爭往往表現出一種空前的團結和堅韌的忍耐力,這可能就是普京能把戰爭打下去的底氣!

那麼,「光做不說」的俄羅斯在「做」什麼呢?請看我們的觀察,讓我們共同思考。

觀察一:俄羅斯人正在準備迎接一場決定俄羅斯未來命運的戰爭

我們觀察到,近來,俄羅斯境內的「反戰派」似乎銷聲匿跡,代之而起的是一片「主戰派」的聲音。俄羅斯政府已經放棄了戰爭初期「速戰速決」局部戰爭的幻想,正在做着「長期戰爭」的準備。在沒有「全民總動員」的表像中,俄羅斯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教派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理論上,精神上,組織上準備迎接一場決定俄羅斯未來命運的戰爭。大多數俄羅斯民眾相信,俄羅斯會贏得這場戰爭。

1. 時刻準備着!

5月19日的莫斯科紅場,彷彿又穿越到了「蘇聯時代」。

5000多名來自全俄各地的青少年,在紅場舉行了一次集體入隊儀式。鮮豔的紅領巾,紅色的船形帽,現場蘇聯國旗,衛國戰爭勝利旗,俄共黨旗,列寧共青團團旗,列寧少先隊隊旗,加上久加諾夫等俄共領導人穿的紅色上裝,把紅場染得更「紅」了。退伍老兵,俄羅斯共產黨,列寧共青團的代表,給青少年系上紅領巾。「列寧少年先鋒隊」的隊員們高喊着「時刻準備着!」列隊前進。今年是蘇聯列寧少年先鋒隊成立100週年。1922 年5 月19 日根據俄羅斯聯邦第二次全俄會議決定成立的青少年先鋒組織。起初的名稱是「斯巴達克少兒先鋒隊」。1924 年,列寧逝世以後,改名為「列寧少年先鋒隊」。這個組織的活動由蘇聯列寧共青團中央管理。

1991年,隨着蘇聯共產黨和列寧共青團的解散,列寧少先隊也不復存在了。蘇共解體後,俄羅斯共產黨於1993年在蘇共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的基礎上正式「恢復」。2011年1月5日,在列寧的侄女奧列加・烏里揚諾娃的同意下,「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也正式「恢復」,現在又重新恢復了「列寧少年先鋒隊」。至此,在共產主義思想指導下的「三級組織」都重新建立起來了。

五千名兒童在紅場莊嚴宣誓:「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為祖國服務,時刻準備着!」看到這個場面,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少年時代。老師說:「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我不知道,現在的俄羅斯共產黨如何給紅領巾定義,但我們觀察到,在俄烏戰爭進行的關鍵時刻,俄共領導在紅場舉行的5000名兒童「入隊」的大型活動,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聯想起俄共在俄烏戰爭中舉行的幾次大型活動(3月5日紀念斯大林逝世,4月22日列寧誕辰152週年,5月1日紀念五一勞動節),都是在加速俄羅斯意識形態等領域全面實現「蘇聯化」。因為俄共和許多俄羅斯政治家認為,這次俄烏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繼續,是俄羅斯第二次「衛國戰爭」。只有恢復「蘇聯」,才能承擔終結美國「世界霸權」的歷史使命。

當然,普京和「統俄黨」(俄羅斯實際的執政黨)不會完全認同「俄共」的觀點,因為「統俄黨」已經放棄了「馬列主義」的信仰而篤信「東正教」。

但是我們觀察到,在這次俄烏戰爭中,「統俄黨」和「共產黨」的觀點高度一致,兩黨關係空前緊密,在對民眾的宣傳上也是配合的相得益彰,「蘇聯元素」近期被大量呈現在俄羅斯的舞台上。我們拭目以待,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東正教」和「馬克思主義」,「俄羅斯」和「蘇聯」在意識形態上是如何完美的結合吧。

2. 頓河的哥薩克在行動

我工作的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最近舉辦了一個展覽,名為「1812年衛國戰爭中的哥薩克」。在俄烏戰爭激烈進行的關鍵時刻,舉辦這個展覽具有特別的的意義。在俄羅斯的歷史上,哥薩克是一個真正的「戰鬥族群」。

1812年的抗法衛國戰爭和1941年的抗德衛國戰爭,是俄羅斯在歐洲戰場上值得炫耀的偉大勝利,而「哥薩克」人在這兩場戰爭中都是驍勇善戰的勁旅。每年在莫斯科附近的「波羅金諾」地區,都要進行「情景再現」式的大型實地戰爭場面演出,紀念1812年打敗法軍的勝利。這場讓俄羅斯人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的戰爭,使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寫出他的鴻篇巨着「戰爭與和平」。

哥薩克是俄羅斯歷史上的「戰爭專業戶」,也是俄法戰爭中的一支彪悍的力量。大家熟悉的「靜靜地頓河」裏的格里高利,就是典型的哥薩克。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也離不開哥薩克騎兵的身影。5月9日「勝利日」,還有11月7日「祖國保衛者日」的大閱兵,都少不了頭戴羊羔皮帽子,紅色軍裝上一排排的子彈袋,穿着高筒皮靴,披着黑色羊皮斗篷哥薩克隊伍的方陣。

在展覽會上,我與一位留着「格里高利」鬍鬚的哥薩克交談了幾句,他說:「我們榮幸的參加了「特別軍事行動」,這是我們哥薩克的榮譽。但我們已經不是騎着馬,拿着刀,在敵營中衝鋒陷陣的形象了,我們也跟上了時代,武器,裝備,軍服一切都改變了,但是我們哥薩克為國家獻身,驍勇善戰的精神永遠不會改變。」

「現在媒體上,更多的是報導車臣的部隊,實際上,已經有超過4,000 名哥薩克人正在頓巴斯地區參加對烏「特別的軍事行動」。俄羅斯的哥薩克堅信烏克蘭的「去納粹化和非軍事化」是必要的。我們在為國家,為哥薩克的榮譽而戰。」

3. 東正教成為俄軍的「政委」

蘇聯紅軍每支部隊都會有政治委員,簡稱「政委」,我們中國軍隊中的政委,就是從蘇聯紅軍那裏學來的。如今俄羅斯已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所以東正教立刻填補了這個信仰的空白。我們觀察到,今年的勝利日大閱兵,俄羅斯東正教大主教基里爾,坐在非常顯赫的位置。

俄烏戰爭一打響,俄羅斯東正教大主教基里爾就在在位於莫斯科郊區的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總教堂舉行了禮拜儀式。俄羅斯聯邦國防部、教區居民和軍事人員的代表出席了儀式。

基里爾大主教以「基督的名義」表示了對「特別軍事行動」的正義性進行了特別的闡述: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一直試圖摧毀俄羅斯東正教,只要記住十字軍東征和與天主教徒的聯合,他們都是用火和劍來對付我們的。親西方傀儡政權佔領了基輔,那裏是弗拉基米爾大公「羅斯受洗」皈依東正教的聖地。烏克蘭人和我們是「同教」的兄弟,美國正在使我們和烏克蘭兄弟分裂,2014年烏克蘭東正教會從「大俄羅斯教區」分裂出去。就像在中世紀,為了削弱俄羅斯,各種勢力挑撥兄弟關係,使我們陷入自相殘殺,今天這種情況正在發生。

大主教說:「我呼籲我們的軍隊要認識到,我們正在經歷的時刻的歷史重要性,一個特殊的時刻已經到來。這一切都表明,西方和烏克蘭當局的精神目標是摧毀東正教信仰,而塵世目標是摧毀俄羅斯。所以與數百年前一樣,東正教會會站在俄羅斯軍隊旁邊,支持他們的特別軍事行動。

前烏克蘭的敖德薩教區秘書安德烈・諾維科夫說:「我相信烏克蘭現政權是一個法西斯納粹政權,長期以來一直在對自己的人民、特別是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人進行鎮壓,並且不惜犯罪。一些俄羅斯東正教堂被封閉,神父、主教和教區信眾被扣押的情況並不少見。他們試圖完全禁止俄羅斯東正教會在烏克蘭的活動。」

參加「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羅斯軍隊,都有隨軍牧師。他們為士兵進行精神的指導和恐懼的舒緩。充當着蘇聯紅軍時期的「政委」類似的角色。當然這個比喻並不一定恰當。但是隨軍牧師這個角色是一支俄羅斯的作戰部隊所必不可少的和不可取代的。隨軍牧師和部隊一起行動,也要穿越槍林彈雨。據報導,俄羅斯東正教的一位隨軍牧師奧列格・阿爾捷莫夫神父在一次軍事行動中犧牲,他被授予「勇氣勳章」。

俄羅斯的東正教,在二戰期間,儘管在斯大林的迫害和清洗中,幾乎被滅絕,但是那些殘存的教士還是在紅軍開赴前線時在戰士們胸前畫十字,保佑他們平安。俄羅斯武裝力量總教堂的聖母像,使人一下子聯想到斯大林格勒馬馬耶夫山崗上的「祖國母親在招喚」的巨大雕塑。國防部長紹伊古在「勝利日」閱兵式上虔誠的畫十字,這一切說明,俄羅斯東正教的耶穌基督和聖母瑪利亞是保佑俄羅斯軍人戰勝敵人最大精神力量。

4. 穆斯林充當了特別軍事行動的先鋒

伊斯蘭教是俄羅斯東正教以外的第二大教派。2000多萬穆斯林生活在俄羅斯,並與俄羅斯人和睦相處。俄羅斯伊斯蘭宗教領袖穆夫提說:「我們生活在俄羅斯,與所有俄羅斯人沒有任何不同。我們都屬於一個俄羅斯「。他說:我們知道許多信仰真主阿拉的俄羅斯穆斯林在烏克蘭東部被殺害。我們和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人一起履行我們共同的祖國祖國——俄羅斯聯邦的責任,真主會保佑我們。」

俄烏戰爭中,以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為代表,成千上萬的穆斯林軍隊參加了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在最殘酷的馬里烏波爾攻堅戰和北頓涅茨克戰役中,車臣的穆斯林部隊都是打頭陣,打硬仗的。這不得不說,普京的少數民族政策在戰爭中起了作用。

多年來俄羅斯政府一直在奉行「民族親和」政策,每年11月4日,是俄羅斯的「民族團結日」,或曰「民族和解日」。一百多個少數民族打着俄羅斯的國旗和自己民族的旗幟,高喊「我們是俄羅斯大家庭的兄弟」的口號,在俄羅斯各大城市舉行遊行活動。

在俄羅斯,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和睦相處,關係和諧。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的父親,車臣老總統卡德羅夫被恐怖分子殺害。小卡德羅夫對於嚴厲打擊恐怖分子,替父報仇並把他扶上總統寶座的普京視為再造父母,聲稱:「我可以為普京付出生命」。

車臣伊斯蘭軍隊的驍勇善戰,使亞速營「新納粹」分子對他們又怕又恨,居然使出在子彈頭上塗抹豬油這種極為惡毒的手段。當然,他們得到的是毀滅性的報復和打擊。

小卡德羅夫已被授予俄軍中將軍銜,而且「真主」保佑他躲過了烏軍的多次追殺。作為馬里烏波爾戰役的勝利者,小卡德羅夫親自駕車押運俘虜。他一面開車,一面滿面笑容的轉身調侃那些亞速營的戰俘:「我早就告訴你們,投降是唯一的出路,好,現在我要親自送送你們。」

5.列夫・托爾斯泰的第五代孫明確提出「大俄羅斯」願景

5月26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俄羅斯統俄黨最高委員會委員,列夫・托爾斯泰的第五代孫,彼得・托爾斯泰公開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不會局限於對烏克蘭『去納粹化,去軍事化』,而是讓烏克蘭人『回家』。」這是俄羅斯國家杜馬上層人物首次大膽的公布了「大俄羅斯」聯盟的藍圖。

他明確的指出,「這是決定俄羅斯未來命運的一場大決戰」。這個提法與開戰初期的俄羅斯媒體盛傳的一篇文章「未來的俄羅斯——向蘇聯前進」的觀點高度一致。這就是:通過這場戰爭,將出現一個新的類似於前蘇聯的俄羅斯聯盟,(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和中亞五國為主體的「大俄羅斯聯盟」)在此前,俄羅斯共產黨,自由民主黨,民族解放戰線等許多激進派政黨都提出了這個設想。

俄羅斯電視台最近聲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即將結束,新的真正的戰爭就要開始,現在我們不僅要使烏克蘭去軍事化,而且我們要使整個北約去軍事化」。列夫・托爾斯泰恐怕沒有想到,他用如椽大筆繪出了1812年的抗法衛國戰爭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二百多年以後,他的曾曾孫,居然也在決定俄羅斯國家命運的又一場「衛國戰爭」中,經歷着決定俄羅斯命運的「戰爭與和平」。

6. 俄羅斯軍官協會說:北約為俄羅斯準備第二個「6月22日」

1941年6月22日是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的日子,是俄羅斯人永遠忘不了的日子。俄羅斯軍官協會最近指出:」美國為首的西方千方百計摧毀俄羅斯的進程正在加速進行,自2014年以來,北約開始為全面軍事行動做公開準備。正像1941年的德國法西斯一樣,北約為俄羅斯準備第二個6月22日。」

俄羅斯軍官協會主要以退役高級軍官組成。這個組織,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的軍官沙龍。雖然沒有什麼行政權力,但他們在俄軍中的影響卻不容小覷。近來這個組織頻頻發聲,言詞激烈。

軍官協會對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進行了激烈的抨擊,「恥辱的基輔大撤退」令他們氣憤填膺,認為這體現了政府的軟弱無能。他們認為:「只要俄羅斯在面對西方侵略時表現出空前的團結,堅決的反擊,一場包括軍事壓力和經濟制裁的全面綜合戰爭就會被推遲,但一旦俄羅斯表現出軟弱或企圖向西方示弱,所有的施壓手段就會立即付諸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用坦克、飛機、飛艇、潛艇、航空母艦、機槍和毒氣豐富了人類的武器庫;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了噴氣式飛機和大砲、彈道導彈和防空導彈、核彈、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等等。而現在則是戰鬥機器人、激光、高超音速導彈、電磁炮、成群的無人機、隱形戰鬥機、衛星和作戰空間平台,當然最重要的是『核武器』。我們有勝利的信心,因為俄羅斯已具有取得勝利的一切『硬實力』」。

「最重要的是,持續了100多年的資本主義危機正在血腥地消逝。這一切都集中表現在不斷疊加在北大西洋精英『坦率的納粹世界觀』之上,他們夢想擺脫俄羅斯、中國、伊斯蘭世界和地球上的其他民族,並在他們的廢墟上建立他們「新的世界秩序」。他們在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紅利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對我們發動全面的戰爭。那麼對於我們來說,為什麼不重複進行一次徹底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呢?」

7. 徹底剷除身邊的毒瘤

俄羅斯國家杜馬副國防委員會主席、俄空降部隊前總司令沙馬諾夫,最近發表激烈言論:「俄羅斯要徹底剷除身邊的『毒瘤』,為子孫後代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他雖然沒有明確的說,身邊的「毒瘤」是指誰,但是在後續的採訪中,他明確指出,波蘭、羅馬尼亞可能是俄羅斯首先要徹底剷除的目標。這代表了俄羅斯軍中「鷹派」的觀點,與俄羅斯軍官協會的「第二次反法西斯戰爭」的觀點高度吻合。

8. 如果你等待,這就意味着這個新世界將在沒有你的情況下形成

俄羅斯總統辦公室副主任,當年葉利欽選擇的接班人之一,俄羅斯第三任總理,原國家原子能公司總經理,現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謝爾蓋・基里延科,是這次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堅決擁護者和踐行者。他前些時候曾到硝煙未散的馬里烏波爾主持了「紅旗老奶奶」的紀念碑的揭碑儀式。他對俄烏戰爭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俄羅斯上層的觀點。

他說:「俄羅斯正在捍衛『做自己』的權利,這不僅是自己的權利,而是地球上任何國家和任何人的權利。」他還表示:「世界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但是有些人想,「讓我們等一下,一切都會恢復原狀」,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可惜,它不會再回來了。世界在我們的眼前發生了變化,並且繼續『不可逆轉』的變化。當然,你可以等待,如果你等待,這就意味着這個新世界將在沒有你的情況下形成。」

「世界變化不可逆轉」基本是俄羅斯政治精英的共識。『我們不能等待』,因為現在正是進行這種變化難得的機遇期。

9. 俄羅斯要恢復1945年「雅爾塔」國際秩序

最近一位俄羅斯資深電視評論員指出:「外界都說,俄羅斯要通過俄烏戰爭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其實恰恰相反,俄羅斯是在打破『新秩序』,恢復『舊秩序』。俄羅斯要打破的是美國在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建立的國際「新秩序」,要恢復的是1945年美、英、蘇三國共同制定的,以『雅爾塔協議』為標誌的國際舊秩序」。

美國將二戰結束的時間定於1991年,以蘇聯的解體為標誌。西方也企圖「重寫」二戰歷史,將蘇聯列為與希特勒共同發動戰爭的法西斯國家。這就是這場戰爭的「癥結」所在。世界各個國家都會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認可『1991年以後美國主導的世界國際秩序』的國家會站到美國一方,不認可,或懷疑,或猶豫搖擺的國家,則不會站在美國一方,拒絕制裁俄羅斯,保持中立。而隨着戰爭的進程,雙方的輸贏,這些國家的比例會有變化。

10. 普京對戰爭的定位是「反霸」,戰略的主軸是「和談」

俄羅斯各政黨,各民族,各宗教都從自己的角度解釋了俄烏戰爭並表明了對政府堅決支持的立場。但作為俄羅斯國家的靈魂人物和軍隊的最高統帥,卻不可能像上述的那些政治精英和宗教領袖那樣那樣慷慨激昂,壯懷激烈。作為俄羅斯政壇的「溫和派」的普京,是個「少說多做」的人。

同時,普京也不是神,並不是戰爭伊始,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更不是什麼「在下一盤大棋」。準確的說,普京是隨着戰爭的發展進程,在重大的挫折中,吸取了血的教訓,頂住內外如山的壓力,不斷的調整戰略方向和對戰爭性質定位的,爭實現戰略目標的「最大值」。這是切合實際的想法。截至目前為止,俄羅斯官方沒有任何類似於「建立大俄羅斯聯盟」宏偉目標的提法,更不可能用「鐮刀和錘子」的蘇聯紅色的國旗代替「白藍紅」的俄羅斯國旗。

確實,這場俄烏戰爭打出了「深度」,也打出了「廣度」。戰爭發展到這一步,是任何人都沒有預料到的,包括普京和拜登。

俄羅斯方面對戰爭的認識是上了三個台階的。從第一階段對烏克蘭的「去納粹化,去軍事化,解救烏東受到納粹迫害的俄羅斯族人民」的「特別軍事行動」,到第二階段「防止北約東擴,為俄羅斯國家安全開闢戰略空間」的區域性戰爭,直到拜登說,俄烏戰爭是「民主與專制的決戰」之後,普京才把戰爭上升到「終結美國霸權主義」的高度。但要想實現第三目標,將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畢竟普京要「終結」的那個「霸權」仍非常強大,普京也明白,靠他一己之力,也難以實現。

所以普京是兩手準備:一是如果美國和北約支持烏克蘭繼續打下去,那麼俄羅斯就準備「奉陪到底」或許會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俄羅斯是有準備的,俄羅斯取消義務兵年齡上限等,加強高端武器的生產及有關能源和糧食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已在具體執行中。真到這一步,戰爭的發展有可能不以美國和西方的意志為轉移了,因為俄羅斯的「後發制人」和「持久戰」是非常可怕的。

二是盡快進行停火談判,目前看來,戰爭升級,對於世界會是災難,「和談」似乎愈來愈符合各方的「實際利益」。所以,當下普京要盡快實現自己的短期目標——盡量保住佔領的土地,這是最實際的。縱觀百天戰爭的全過程,普京沒有一刻不想讓戰爭停下來。現在烏東的「決戰」,俄羅斯雖然動用了「牛刀」,但其目的仍然是「以打促談」。

種種跡象表明,可能美、俄之間已經在某些問題上開始秘密交換條件。馬里烏波爾被俘的美歐軍官和「生物實驗室」是俄羅斯手中的籌碼,「烏東決戰」的勝負將是雙方在談判中的籌碼的增減,也應該是停火的「前奏」。

觀察二:破字當頭,立在其中

我們觀察到,在破壞「舊世界」的同時,俄羅斯已經開始建立「新世界」。

就在頓巴斯大戰即將爆發,大批的美歐軍援滾滾而來,烏東戰事膠着,戰爭勝敗未卜之際。俄羅斯已經在「一意孤行」,開始在烏克蘭的土地上,建設一個個俄羅斯的「解放區」了。俄方每攻下一個地方,就實實在在的佔領一個地方。發救濟糧款,給當地居民發俄羅斯護照(相當於俄羅斯居民身份證),使用盧布貨幣,連接俄羅斯的網絡,使用俄羅斯的電話號碼,學校使用俄羅斯教材,組織親俄民兵武裝等等。媒體稱,與其說這是一次「特別軍事行動」,不如說這是一次真正的「解放戰爭」。

不僅如此,我們觀察到,俄羅斯聯邦政府已通過對於烏克蘭的「解放區」的重建計劃。要求俄羅斯聯邦的各州,對受到嚴重破壞的地區定點援助,重建一個個全新的城市和地區。

在這方面,俄羅斯是有經驗的,「二戰」後,烏克蘭的許多城市,基本上是從廢墟上重建起來的。車臣首都格羅茲尼就是一個現成的樣板,「浴火重生」之後,一步跨越了幾十年,去過那裏的人,無不為它的美麗而驚嘆!

大型的恢復重建項目,已具體分配給列寧格勒州,莫斯科州,車里雅賓斯克州等8個聯邦主體,對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扎波羅日等地的城市,發電廠等基礎設施進行定點援建。

5月25日,烏克蘭扎波羅日州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這是烏克蘭的第四個州要「回歸」俄羅斯了。在此前,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和赫爾松三個州都提出了申請。而扎波羅日州宣布,他們將跳過「灰色地帶」,不經過先宣布「獨立」,然後再申請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繁瑣程序,而是直接「回老家」併入俄聯邦。

「扎波羅日」這個名字,最近在新聞媒體上出現的頻率很高,很多中國人都是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慢慢熟悉了這個名字的。其實,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隨着俄羅斯油畫作品在中國的大量展出,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列賓的名畫「給土耳其蘇丹寫信的紮波羅日人」就廣為中國觀眾所熟知。

列賓的畫,都是俄羅斯重大歷史事件的再現。這幅「給土耳其蘇丹寫信的紮波羅日人」反映的歷史,是一個傳奇故事——時間是1676年,地點是俄羅斯。扎波羅日的哥薩克人剛剛在黑海附近安營扎寨,土耳其人就攻了過來。激戰中,土耳其蘇丹穆罕穆德四世傳來「諭旨」:命令他們繳械投降,立即俯首稱臣!

這封最後通牒激怒了熱愛俄羅斯家園,熱愛自由又桀驁不馴的紮波羅日的哥薩克人,他們團團地圍在首領謝爾科和文書周圍,以豪邁的氣勢,輕蔑的口吻,寫信回擊土耳其蘇丹:「如果你要讓我們投降,除非你光着屁股坐在一隻刺猬上!」

現在,這些彪悍的紮波羅日人,經過了幾百年之後,又要重返家園,回到了「友好的俄羅斯大家庭」。也許若干年後某位畫家會再畫一幅着名的歷史題材的油畫,名為「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寫信的紮波羅日人」。

觀察三:納比烏琳娜的胸針

這場俄烏戰爭打的有點讓人看不懂了,作為軍事大國的俄羅斯在「軍事戰場」上連連失利,而經濟大國美國反在「經濟戰場」上屢戰屢敗。

在俄烏戰爭中,替普京頂住了「經濟制裁核彈」,被譽為盧布的「救市主」的俄羅斯中央銀行行長埃爾維拉・納比烏琳娜,成了一個「傳奇」人物。這個經濟領域的巾幗英雄,在美國和西方突如其來的制裁狂潮中,面對盧布「塌方式」的貶值,橫空出世,僅僅一個月,成功地阻止了俄羅斯金融體系的崩潰,把盧布拉回到戰前水平。

俄羅斯人普遍認為中央銀行行長納比烏琳娜是這種「奇蹟」的製造者,甚至認為納比烏琳娜是用超自然的不可思議的巫術,而讓西方目瞪口呆。俄羅斯人說俄羅斯有兩個「國防部長」,軍事上是紹伊古,經濟上是納比烏琳娜。普京就是靠着這兩員大將,面對美國和其他40多個國家的軍事介入和經濟制裁,進行着行着艱苦卓絕的,生死未卜的孤軍奮戰。

納比烏琳娜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喜歡佩戴胸針。她佩戴胸針可不單純是為了美麗和時尚,而是隨着俄羅斯經濟形勢的變化,用佩戴不同的胸針來表達她對經濟形勢的理解和應對方針。所以,她的胸針成了俄羅斯經濟走向的「風向標」。

比如2020年3月,冠狀病毒來襲,西方的封鎖即將來臨。此外,歐佩克國家未能就限製石油產量達成一致,股市崩盤,盧布開始下跌。在新聞發布會上,納比烏琳娜談到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的巨大變化,她佩戴了一枚不倒翁(套娃)樣式的胸針。對外表達了:「我們可能會搖擺,但將不會倒下」的寓意。

2020年6月疫情「自我隔離期」結束後,俄羅斯經濟開始逐步復甦。在新聞發布會上,納比烏琳娜的翻領上同時佩戴了兩枚胸針:一枚是拉丁文「V」字形的,象徵着勝利和經濟衰退的複蘇;第二枚是馬蹄形,象徵着美好的運氣。又如她佩戴的藍色波浪形胸針,是因為民主黨人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她向外界表達了因此可能帶來的新地緣政治「波瀾」的擔憂。

今年2月俄烏戰爭開始時,面對西方的經濟制裁將要來臨,她戴上了一隻紅腹灰雀形胸針,因為這種鳥具有抵抗力並且可以忍受各種霜凍。表達了「堅韌和意志」。

作為國家中央銀行行長這個刻板,枯燥的職業,似乎只有美國財長耶倫這樣嚴肅的,一絲不苟的冷面老女人才能勝任。而納比烏琳娜則不然,她的的性格中充滿了浪漫和藝術的色彩。她在新聞發布會上佩戴各種胸針,用一隻鸛鳥或一隻白天鵝,不倒翁、房子、鴿子、拉丁字母V、暫停符號、雪豹、弓箭、胡桃夾子等形式的胸針,直觀的象徵着當前的經濟形勢。

這位酷愛胸針飾品的浪漫女強人,可不是只會玩「胸針遊戲」,她要是嚴肅起來非常可怕。戰前就曾經向普京辭職,最近又在國家杜馬發表講話說,發出了對俄羅斯經濟前景不樂觀的警告:

1、俄羅斯可以以犧牲其經濟儲備為代價而暫時生存,但它們不是永恆的。到2022年第三季度,國家儲備就要告罄。屆時「國家必須進入結構轉型期」。

2、在西方制裁下,俄羅斯聯邦一半的黃金和外匯儲備無法使用。因此,在儲備枯竭後,俄羅斯經濟將進入「與制裁相關的結構性變化的挑戰性時期」,並伴隨物價飆升和通脹上升。

3、西方制裁主要影響了金融市場。俄羅斯貨幣盧布最近表現其實是不正常的。更準確地說,它的匯率的飆升與其他世界貨幣相比表現不自然。她警告說別對盧布匯率走強過於樂觀,盧布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對外匯交易實施了許多嚴格的限制,靠的是純行政手段,這只是權宜之計,不可能長期維持。

4 、所謂「盧布結算天然氣」其實所有國家還是用歐元或美元支付,只不過在俄羅斯境內設立盧布賬號,由歐元或美元兌換成盧布結匯,反制措施是權宜之計,看起來我們取得了「勝利」,但是沒有多大實際效益,「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5 、歐盟將對俄羅斯的石油實行禁運,這無疑是西方全面制裁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會使俄羅斯的經濟雪山加霜。

最近,俄羅斯這位「經濟金融國防部長」納比烏琳納毫不掩飾她對俄羅斯經濟的擔憂。據她介紹,西方制裁後,最初幾個月是「戰術決策時期」,採取的緊急措施旨在保護金融穩定並防止通貨膨脹。對於俄羅斯經濟來說,「戰術決策」的時代即將結束,現在我們必須制定準確的戰略決策。

俄羅斯的經濟正在進入「結構轉型期」,結構轉型的過程必須迅速而精準,企業新的機遇稍縱即逝,稍有怠慢就會滿盤皆輸。

『未來幾個季度會不會簡單』,「俄羅斯的企業、公司和普通民眾都將很難,通貨膨脹會加劇,物價會繼續上漲。」

俄烏戰爭肯定會給俄羅斯的經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倒退30年,被排斥在世界經濟體之外,成為只有石油和導彈的國際賤民,還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走上一條全新的經濟之路,俄羅斯面臨重大的考驗和選擇。重要的是,我們要密切的關注,納比烏琳娜胸前別了什麼樣的胸針。

觀察四:俄烏戰爭與台海危機

在俄烏戰爭進入到頓巴斯決戰的關鍵時刻,當我們把一切注意力都放在俄烏局勢的瞬息萬變時,作為俄烏戰爭真正的交戰方的美國總統拜登,居然撂下歐洲,開啟了亞太之行。拜登在亞洲的言行,特別是他在記者會上的「不慎失言」要對台灣問題「軍事介入」,驟然使台海危機再次升級。

這不禁使我們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美國是否要在亞洲也挑起一場亞洲版的俄烏戰爭呢?中國應該從俄烏戰爭中汲取哪些教訓?儘管美國國務卿布林克後來的對華政策演說口氣「溫和」了許多,但是中國是「美國的最大的敵手」這一點絲毫沒有改變。俄烏戰爭就是有可能爆發的台海危機的預演,這場全球現場直播的戰爭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在世人面前。這裏,我們就從俄羅斯這個視角,觀察和思考這場俄烏戰爭為我們帶來的啟示和教訓。

啟示1: 普京是被美國拖入了戰爭的深淵

這次的俄烏戰爭,打到現在這種慘烈的程度,是全世界都沒有想到的。儘管俄羅斯改變戰略,收縮戰線,但仍然打得被動、膠着,進展緩慢,與預期戰果相去甚遠。回溯戰事過程,現在可以得出結論,普京是被美國拖入了戰爭的深淵。儘管在俄羅斯戰略上有多麼充足的理由,但在戰術上還是犯了兵家大忌。

2014年以來,俄烏邊境衝突就一直沒有停過。普京利用烏克蘭「顏色革命」的混亂和俄羅斯族人對烏克蘭政府的不滿,通過公投,兵不血刃拿下克里米亞之後,看到美國和北約除了制裁和軍演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反應,明斯克協議也等於變相承認了克里米亞現狀,於是產生了迅速實現更大目標的慾望。但被俄羅斯所忽視的是,美國製造的「俄羅斯威脅論」已逐漸形成歐洲各國的共識,並且做好了共同對抗俄羅斯的準備。

但普京更多看到的是拜登的「軟弱」,北約的「分裂」和烏克蘭的「不堪一擊」。認為烏克蘭會「一腳就可以踹塌」。結果中了美國的「拖刀計」,美國和北約也藉此把澤連斯基這個「棄子」「廢物再利用」,把烏克蘭變成了拖垮俄羅斯的戰場。對形勢的誤判和情報的致命「失誤」,是俄羅斯陷入戰爭泥潭的主要原因。

儘管俄羅斯「將錯就錯」不斷地改變戰略,甚至聲稱不惜使用核武器與美國霸權決一死戰,但現實是殘酷的,不管戰爭結果如何,俄羅斯都將遭受重大損失,經濟也會遭遇重創。戰爭造成大量軍人的傷亡和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已成為現實。其實這一切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面對俄羅斯的前車之鑑,中國一定要清醒的分析形勢,敵我雙方的實力,準確的情報,找到解決台灣問題的最有利的時機。以避免生靈塗炭,骨肉相殘。

我們觀察到,美國正在誘使中國犯俄羅斯同樣的錯誤,使用「拖刀計」把中國拖入戰爭泥潭。蔡當局基於對俄烏戰爭的誤判,也在「以武謀獨」,民進黨當局似乎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要在亞洲「小北約」日本,韓國的支持下,利用美國提供的軍火,打一場亞洲版的「俄烏戰爭」,誓死為美國打到「最後一個台灣人」。

這就是當前中國面臨的嚴峻形勢。面對美國的一次次有意的挑釁,我們萬萬不可「被激怒」,輕易「武力統台」。中國的哲學和俄羅斯不一樣,中國的千年兵法也不僅僅是「硬碰硬」這一條,而是避其鋒芒,準備充分,出其不意,伺機而動。不要被美國牽着鼻子走,打不打,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都由中國自己決定。時機不成熟絕不可以輕舉妄動。俄羅斯的慘痛教訓還在繼續。這種「兄弟鬩於牆」的悲劇,特別是有外來勢力插手的骨肉相殘的戰爭,決不能在中華民族重演。

「和平統一」什麼時候都不過時,什麼時候都是解決台海危機的最佳選項。如果事情發展到非要用武力解決台海問題不可時,那就找准時機,不打則已,要打就要迅速果斷,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速戰速決。這是俄烏戰爭對我們「血的教訓」。

啟示2:烏克蘭不承認自己是俄羅斯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

在俄羅斯,不管「主戰派」的還是「反戰派」,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俄烏一家親」,「同文同種同宗同教」。普京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也是基於這個理論來行事的。開戰時就普京特別說明,我們是把自己的同胞從「新納粹」迫害下解放出來,重點消滅納粹分子和去軍事化。讓烏克蘭的士兵(政府軍)放下武器,回家和親人團聚。反戰的一派也認為不應對自己的「同胞兄弟」動武。

普京的着作不多,但《論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同一性》確實是他實實在在出版的一篇大作。斯拉夫民族的民族復興大業,「俄、烏、白一家親」也被認為是他這次「特別軍事行動」的指導思想。但是烏克蘭同胞沒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而是選擇抵抗和逃離家園。

與俄羅斯人認識不同的是,除了烏東一些地區講俄語的原「蘇聯」居民外,大部分烏克蘭人,特別是烏西「天主教區」的居民,不認為自己和俄羅斯是骨肉同胞,對俄羅斯沒有認同感,更沒有「歸屬感」。這些年,尤其在2014顏色革命之後,烏克蘭政府採取了大量措施「去俄羅斯化」,顛倒二戰歷史,砸毀蘇聯和二戰英雄紀念碑,奉烏克蘭納粹頭子班德拉為國父,為「白衛軍」首領彼得留拉風光大葬。

從根本上把烏克蘭與俄羅斯和蘇聯徹底切割,在學校的教科書裏把烏克蘭寫成與俄羅斯毫無關係的民族,甚至在烏東地區禁止說俄語,使用俄語,這一系列的舉措是要從意識形態和思想根源上與俄羅斯一刀兩斷。

甚至西方成功的把烏克蘭的東正教會從俄羅斯大教區中獨立出來。即使俄羅斯成功的佔領了烏東,烏南的大片土地,甚至使之「公投入俄」,但是接下來的麻煩將是致命的。除了烏克蘭「收復失地」的軍事攻擊之外,當地居民的「歸化」問題這是最難的,不是發幾個麵包,使用盧布那麼簡單。

同樣,再看這些年的台灣「去中國化」的進程,一點不比烏克蘭「去俄羅斯化」遜色。俄羅斯抱着「斯拉夫民族復興大業」去擁抱烏克蘭,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他的「斯拉夫兄弟」用美國的「毒刺」來回應大哥的「熱情」。因為烏克蘭不認為與俄羅斯「血濃於水」,烏克蘭政府也是死心塌地的倒向西方,甚至把「加入北約」寫進了憲法。

那麼在大陸和台灣之間,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要看到,西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民主」制度,對台灣的影響是巨大的(包括對大陸的影響),他們不認可大陸的社會制度,不相信「統一」後,實行「一國兩制」能保證在「原有的制度下」過上更好的生活。

從這次俄烏戰爭可以看出,儘管俄羅斯軍隊到處開倉放糧,大部分烏克蘭民眾還是沒有把俄羅斯當成救星和親人,而是選擇逃離家園,淪為難民。如果有一天大陸真的「武統台灣」,會不會也發生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情況呢?人心的回歸比土地的回歸更重要。這是俄烏戰爭給我們的第二個教訓。

啟示3: 國際、國內輿論

這次的俄烏戰爭,美國和西方完全控制了「輿論」,在這方面所展現的超強能力令人瞠目結舌。世界上大多數人的信息來源都是西方媒體提供的。加上澤連斯基的表演天才,掀起了「仇俄抗俄」的輿論狂潮。

立場不同,「正義」的概念也不同,同樣一個事情就有完全不同的結論。一邊倒的輿論把俄羅斯塑造成野蠻的侵略者,把普京等同於希特勒。甚至把普京2月24日的講話,比作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布查慘案」更使西方的輿論戰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致使俄烏第五次極有希望達成停火協議的談判瞬間化為泡影。

至今為止,俄羅斯一直被壓在世界輿論的谷底,雖然最近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涉烏決議」中一致通過拒絕稱俄羅斯為「侵略者」,但是,大部分國家和世界的許多主流媒體還是毫不顧忌的說俄羅斯「侵略」。這次西方的「綜合戰」中的「輿論戰」可謂以壓倒優勢大勝俄羅斯。

同樣,不要以為,我們武力攻台是反對分裂,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之舉,西方輿論就會像支持烏克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樣支持中國。

「雙標高手」的美國,會以「專制打擊民主」「中國威脅亞洲」「武力改變地區現狀」等種種「罪行」攻擊中國。美國的盟友也會掀起圍堵中國的「輿論風暴」。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在歐洲已經成功破壞了俄歐關係之後,又在亞洲打造日本,韓國等國的「小北約」,甚至印度,不丹和東南亞一些潛在的「不友好國家」都可能一擁而上,可以說是群敵環伺。

美國為了印太霸權,會拿出比制裁俄羅斯更為強硬的手段來對付中國。世界上的事不是「正義必勝」,「得道多助」那麼簡單。對於「正義」和「得道」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輿論宣傳。中國如何在國際輿論上佔領主動,將是一個嚴峻的課題。這是俄烏戰爭給我們的第三點啟示:國際,國內輿論的致命衝擊力。

這次俄烏戰爭,給了我們太多的啟示。讓我們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少走彎路。問題的關鍵是中國的戰略定位和時機的把握。處理好與俄、美的關係,以中華民族利益最大化為考量,發揮中國古老哲學的優勢,在紛繁複雜,詭異多變的國際大環境中,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定力應對台海局勢,以「剛柔相濟」的辦法,審時度勢,進退自如。

觀察五:普京又「被死亡」了

我們觀察到,每到普京成為國際事務的焦點,就會傳來他的「死訊」。

俄羅斯媒體報導,英國《每日星報》和《快報》等四家媒體,援引英國軍情六處的情報來源稱;「在5月9日勝利日閱兵等公共活動中,俄羅斯人看到一個替身,而不是普京本人。普京已因重病去世。他的死訊將被保密數週,甚至數月。」 英國媒體消息人士說:「對於普京的隨從,一小群絕對忠於總統的高級官員,真正擔心的是,如果他的死訊被宣布,克里姆林宮有可能發生「軍事政變」而結束與烏克蘭的戰爭」。

就在「普京去世」的「有鼻子有眼」的謠言滿天飛的時候,6月3日,普京紅光滿面接受了俄羅斯媒體的專訪,正面回應了所謂「普京病逝,秘不發喪」的謠言。

普京上台以後,已經「被死亡」無數次。西方對普京的造謠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其中最誇張的是2017年,一家德國報紙刊登了所謂對「俄羅斯總統的前妻柳德米拉・普京娜」聳人聽聞的「採訪」,編造了一個完整的「情節戲劇本」。以下是原封不動翻譯過來的「採訪記錄」:

「不幸的是,我的丈夫已經不在人世了。我不得不公開承認這一點。因為我無法再看到我真正的丈夫。這些殺死他的人都是非常可怕的,他們會不擇手段。他們給了我最後通牒:要麼我扮演「替身」的忠誠的妻子,要麼我和我的女兒們都活不下去了。我擔心現他們會像殺了我丈夫一樣殺了我和我的女兒。」

「我別無選擇。我一直試圖避免在公眾場合露面。記者的審視的眼光,和不懷好意的提問、小報上的八卦新聞——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厭惡。但對我來說,假裝是陌生人的妻子更可怕。因此,他們也為我準備了一個替身,以免我不小心說了一些不符合「劇本計劃」的話,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我早就被殺了。奇蹟般地,我們設法逃脫了。「離婚」是我的解脫。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我無法說出幫助我們結束這場可怕的「演出」並躲藏起來的人的名字。現在我住在國外,一切都很好。但是那天晚上發生的可怕的一幕,將伴隨我的終身:這些人那天晚上來到我們家——有些是我認識的,有些是我第一次見到的。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翻了個底朝天,審查了所有的文件。他們只告訴我一件事:「如果你想活下去,就保持沉默。」 所有關於我丈夫的問題,都得到了簡短的回答:「他」很快就會到,為了國家安全,我不應該和任何人討論這個問題。幾天后,「他」(替身)出現了。後來,我發現謀殺弗拉基米爾是提前準備好的,當第一個替身幾乎準備好取代他的位置時,他就被殺掉了。當然,從表面上看,他與普京非常相似,這連我都感到很驚訝。但這完全是另外一個人。」

不知何故,直到現在,俄羅斯網站上仍然保留着這個「採訪記錄」沒有被刪除。是新聞自由?是對謠言不屑一顧,還是有意留下一個反面教材,讓人們知道敵人的險惡?

其實,據我們觀察,2010年以後,普京的形象好像是有了一些變化。具體也說不清,反正是感覺哪裏有些不一樣。當時外界有一些議論,但很多人只是懷疑他是整容了,再加上西方媒體大肆炒作,他罹患多種疾病,諸如帕金森綜合症、胰腺癌、胃癌、甲狀腺癌、血癌等等。可能是由於使用了潑尼松龍等類固醇藥物,普京的面部和頸部顯得鬆弛臃腫。西方媒體由此得出結論,普京要麼是死了,要麼是病魔纏身,長期服用藥物使他變態,變得歇斯底里,所以才做出了讓整個世界天翻地覆的瘋狂舉動。

我和許多俄羅斯朋友談到這個問題,他們好像根本沒把這當回事。因為普京一會兒「被死亡」,一會兒「被得癌」俄羅斯人已經聽煩了。絕大部分俄羅斯認為這是西方媒體的惡毒詛咒和造謠,企圖動搖俄羅斯人的的意志,渙散俄羅斯部隊的軍心。

我的俄羅斯朋友們堅信:「這個普京是真的,如果要是替身,整個身體狀態應該好於現在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普京。也不至於在與國防部長紹伊古在克里姆林宮辦公室談馬里烏波爾戰局時用手死死地抓着桌角,身體依靠在椅背上,腿在微微的顫抖」。普京確實不比當年,畢竟已經是七旬老人。

我的一個俄羅斯朋友是這樣說的:「其實,現在這個普京是真是假已經沒什麼特別的意義了。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普京已經成為一個「象徵」。他是20年來帶領俄羅斯從被西方摧毀的蘇聯廢墟上一步步崛起,走向強盛的「象徵」。是絕不屈服的俄羅斯民族精神「象徵」。只要這個「象徵」在,普京就活着。

今年六一兒童節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的兒童,老師和家長共同歡度節日,還給這個活動起了一個有意思的名字「瓦洛佳陪你過兒童節」。

瓦洛佳是弗拉基米爾的小名、愛稱。俄羅斯歷史上不同的階段出現了有三個叫弗拉基米爾的名人:第一個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共同的先祖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第二個是蘇聯的締造者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第三個就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他們的小名都叫瓦洛佳。

那麼,和孩子們共度六一兒童節的「瓦洛佳」究竟是哪一位呢?還是三個「瓦洛佳」同時和俄羅斯的孩子們在一起呢?普京最近還宣布:「恢復蘇聯時期『英雄母親'的稱號』,對於多子女的母親給予物質獎勵並頒發勳章。將來,俄羅斯會不會出現更多的叫「瓦洛佳」的優秀人才呢?

前幾天,我和我一位俄羅斯的多年好友在一起吃飯,服務員問他喝什麼飲料,他問;你們有什麼?服務員說:可口可樂,……他馬上打斷說:我不喝美國的東西,來一壺中國茶吧。很自然,我們接下來的話題談到了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位俄羅斯朋友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堅決支持者。

我問:美國和西方的制裁會不會讓俄羅斯人過上幾年「苦日子」?

他答:我們什麼時候過過「甜日子」?自從美國搞垮了蘇聯,也摧毀了俄羅斯的經濟,除了極少數的富人,我們普通俄羅斯人一直在過「苦日子」。我想,我們不會苦到連麵包也吃不上吧?(話沒說完,連忙「呸、呸、呸!」)

我問:俄烏戰爭看來是長期的,俄羅斯的經濟是否能承受巨大的戰爭消耗?

他答:我們俄羅斯人也很擔心,根據現在的經濟現狀,恐怕很難支撐戰爭的消耗。

我問:俄羅斯會不會進行經濟改革?

他答:我想肯定會的。而且我相信政府已經開始進行了經濟改革計劃。這次的俄烏戰爭,將要打碎「舊秩序」。蘇聯解體以後,我們的經濟體制一直是歸屬在美國的「經濟體系」中,所以美國的制裁對我們是嚴重的「創傷」。建立「新秩序」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問:你怎麼看中俄合作?

他答:現在的俄羅斯,就像一個巨大的「孤島」,沒有一個真正的盟友。俄羅斯孤軍奮戰,而我們的對手卻是幾十個強國的聯盟。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很難戰勝美國。因為中國和俄羅斯真正聯手,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和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一定會戰勝世界第一軍事、經濟強國。中國有自己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俄羅斯也要走出現在的經濟模式和單一的經濟架構。俄羅斯和中國在「反對霸權主義」上是一致的,但是分工不同。俄羅斯負責「破壞舊的」,中國負責「重建新的」。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歷史機遇,只有中、俄緊密合作,才能建立能與美國對抗的「新秩序」。

這幾天,我一直在琢磨我的這位不喝美國可樂的俄羅斯朋友的那句話:俄羅斯負責「破壞舊的」,中國負責「重建新的」。

世界真的會這樣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