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亨專訪|縱橫山野一甲子 「燒錢」出行山書寫下香港歷史見證
【梁榮亨專訪.出版篇】「社長」梁榮亨是香港其中一位資深行山領隊,縱橫山水超過60年,更成立友晟出版社,自資出版約40本行山書,大部分介紹香港郊野風光,不遺餘力地推廣香港的自然美景。2023年,梁榮亨結束出版生涯。
為興趣而堅持,靠隊友去支持,回顧多年的出版歲月,商業上可以用「蝕」一個字去總結。梁榮亨認為他的行山書可能沒有商業價值,但對香港有歷史意義。
梁榮亨專訪1|縱橫山野一甲子 「燒錢」出行山書寫下香港歷史見證
梁榮亨專訪2|妙筆賦予景點新靈魂 鬼手岩、千島湖由他發揚光大
梁榮亨專訪3|香港海岸線比山更美 「兩蚊優惠」衝擊水線無奈停辦
到梁榮亨在土瓜灣工廈的辦公室訪問,與其說是辦公室,不如說是圖書館或者資料館。書架上放滿不同年代的行山書,除了梁榮亨自己的著作,有朱維德、陳溢晃、梁煦華、祈麟峰等前輩所寫的書,本本都是香港行山界的寶典,記載了不同時代的郊野風光。愛書之人梁榮亨說:「去邊度旅行,我都會買書,當地啲書我都會買。」
梁榮亨在1952年出世,行山超過一個甲子,擔任行山隊領隊多年,80年代開始為報章撰寫行山旅遊專欄,被傳媒封為「旅行狂」。及後,他在90年代撰寫《香港奇景探勝遊》一書,至1997年創立友晟出版社,山友皆稱他為「社長」。25年來,梁榮亨自資出版了約40本行山旅遊書。
80年代為報章撰寫旅遊專欄
73歲的梁榮亨出書數以十計,撰文千萬字,亦曾出任公職,加入郊野公園委員會。他笑道:「咁多年郊野公園委員會入面,可以咁講,我係學歷最低嗰個,幾難得!」
因為家境,他年少輟學,小學畢業後投身社會當學徒,文筆根基靠閱讀。他說:「細個好鍾意睇歷史、古詩、金庸小說、梁羽生小說,仲有《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全部都係文言文。可惜冇機會升學,屋企太窮嘞。」
梁榮亨的寫作生涯從無心插柳開始,以前行山隊流行編撰刊物,每月一份,既為自娛,亦為記錄,「有時貪得意啦,作首詩又好,簡單寫下行程又好,有啲隊友覺得我寫得幾好喎」。在80年代末,他獲報業中人賞識,在《東方日報》、《商報》、《晶報》及《文匯報》撰寫旅遊專欄,介紹香港的郊野山水,「一登出嚟,自己都覺得有啲快感、滿足感,錢就冇乜」。
為彩色印刷自資出書 「嗰本書累死我」
1995年,梁榮亨獲出版社邀請寫書,寫成了人生首本著作《香港奇景探勝遊》,但翻開心血之作,卻見照片全是黑白,內心一沉。他說:「我問點解唔用彩色?佢(出版社)話呢啲旅遊書只係用嚟點綴下,唔係主流,印彩色會好貴。」他決定另覓出版社,出一本彩色版,開始了自資出書之路。
「咁就出事嘞,嗰本書累死我!」梁榮亨笑道。
一入書壇深似海,就此被困三十年。
得隊友支持 1997年創立友晟出版社
「嗰陣出書好貴!」梁榮亨說:「印刷呢?其實印1000本定5000本嘅價錢差唔遠,咁梗係5000本,咁就大鑊嘞。」他表示最大問題是發行,那間發行的強項是報攤而非書店,主要將書本發往報紙檔賣,結果滯銷。他說:「報紙檔回書,好似垃圾咁掉返畀你。呢個真係幾慘痛呀,真係蠢咗,知道咁大鑊就唔好再繼續。」
人生在世,總有些義不容辭的好友及知音,扶你一把,再將你推往夢想的深淵。回想那些人和事,是莞爾,更是感恩。
「(行山隊)參加者呀、啲隊友呀好好嘅,話支持我。有人支持就出事嘞,決定繼續落去。」在出版路上初滑倒的梁榮亨,站起來,繼續在這條不平坦的路上前進。
出版《香港野外奇觀》大受歡迎
梁榮亨本身是友峰旅行隊的創辦人及領隊,但他一早與隊內約法三章,表明不會利用友峰去作商業用途,所以他在1997年另立友晟出版社。
梁榮亨執筆《香港野外奇觀》,輯錄逾220張彩色風景照片,可謂心血之作。《香港野外奇觀》在1998年12月出版大賣,為友晟打響頭炮,再在之後兩年分別推出《香港奇岩趣石》及《香港市郊探勝》。他說:「《香港野外奇觀》好受歡迎,出咗3版,第一版已經5000本,加埋唔係好記得,可能都係(第二及第三版分別)2000同2000。」
那時是不是賺到錢?他搖頭說:「有人幫我計過,如果你一年出唔到6本書,你(間出版社)根本冇前途。」
以興趣營運友晟 旅遊賺錢 出書燒錢
一直以來,友晟兩條腿走路,一邊辦旅行團,一邊出書,由旅行團的盈利去補貼出版的虧損,「賺到都貼晒返落去」。梁榮亨承認這是為興趣而「燒錢」,他說:「一開波做呢盤生意,就唔係用生意角度去睇,係以一個興趣。任何出版商嘅諗法係賣書,啲書一定要有商業價值。我哋諗法唔同,係想分享畀人知。我出嘅書冇商業價值,但係有歷史價值。」
梁榮亨出版過的香港行山書還包括《1100香港石景》、《賞遊香港石澗》、《香港奇異遊》、《香港探秘遊》、《香港百大山水名勝》、《萬宜深度行》、《雙鹿石澗》等。
實體書難以與網絡競爭 「歷史任務完咗」
為推廣新書,他試過去書展擺檔,他說:「第一次有新鮮感,會有人嚟掃書,但擺得多幾次,每年得兩本新書,咁你死得啦。」互聯網興起,衝擊紙媒。網上行山路線介紹無窮無盡,想落幾多相片也可以,之後還有影片生動帶路,梁榮亨嘆:「實體書冇得競爭,所以我哋覺得歷史任務完咗。」
2020年大眾書局結業,對友晟更是重要打擊。梁榮亨說:「發行同我講,大眾賣嘅書係三中商(三聯、中華及商務印)嘅總和,咁大眾一執,我哋咪大劑。點解呢?三中商太多新書,擺嘅位置唔會係最出嗰啲。啲書喺大眾去得幾好,仲可以捱到,佢執埋,我哋死多幾錢重。」
2022年,梁榮亨最後一次在書展擺檔,到2023年,他結束出版社。他說:「廿五年鬆啲,出版咗40本左右。《知情識趣遊香港》出到第9本,啲人問點解唔出到第10!我頂唔順嘞!真係頂唔順。」《知情識趣遊香港》是友晟最長壽的系列,由2012年出第一本起,10年間介紹了265條香港行山路線。
書展2022報道:行山書出版商嘆難以生存 「旅行狂」梁榮亨:功成身退
「後期仲夠膽出書,係收到贊助費,嚟自隊友,都佔咗成本嘅三分一。如果冇隊友支持,根本更加冇得做。」梁榮亨特別提到一位「金主」隊友,他說:「曾經有個朋友大大話話贊助成幾十萬,真係好好,如果唔係我冇可能出到咁多書。」
「如將出版嘅錢攞去買樓,我哋買咗兩層嘞」
被問到歷年出版投入了多少資金,他笑言:「如果我話將出版嘅錢攞去買樓,我哋買咗兩層嘞!」
在2022年,《賞遊香港離島》是梁榮亨最後一本出版的書,他表示成本花了4萬多元,只印了數百本。他說:「唔敢印咁多,因為冇位擺。初初印係千千聲,愈印愈縮,咁你都冇癮啦!搞嚟都冇意思。」
有些路線,久未有人行走,就會被淹沒在叢林之中,但行山書記錄了前人的足跡。有些石景風光,會不敵風化海蝕而變形消亡,但行山書給後人留下存在的證據。有些名勝景點,會隨時代發展而破落逝去,但行山書見證了這段環境演變。這就是梁榮亨所說,行山書的歷史價值。
仍想寫書介紹香港荒島
去年初,梁榮亨發現患上大腸癌,近一年不斷接受治療。在訪問中,他多次表示要放下及無憾,任務完結,但話中透露撰文出書的雄心未滅。如果身體可行有心有力,如果有錢有資源,他還想為香港郊野留下更多、更全面的資訊。
梁榮亨出版過《賞遊香港燈塔》及《探遊香港摩崖石刻》,他表示有很多新發現,當年著作的內容並不齊全,有意更新。此外,《賞遊香港離島》介紹了有人居住的島嶼,他還想寫一本書介紹那一些無人定居的荒島。他說:「荒島嚟講我有個心願,真係好想再寫過一次荒島,將佢兩本(離島及荒島)加埋去。不過所需資源太大了,除非我在生之年突然間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