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名畫來港展出 罕見玻璃畫像光線下顯藝術大師精湛細節處理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 畢加索(Pablo Picasso)堪稱上世紀現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劃時代的立體主義風格( Cubism )為藝術領域開創了革命性的先河,更是奠定日後現代藝術的發現方向。

畢加索的創作生涯中有著無數精湛作品,適逢今年畢加索逝世50週年,法國五月藝術節(French May)為紀念這位藝術大師將首次於香港展出他鮮有的玻璃畫像作品。觀眾能夠以超近距離一睹畢加索作品的風彩,見證這位知名畫家的偉大藝術生涯。

畢加索的藝術生涯曾涉獵多種不同的藝術媒介,像是繪畫、雕塑、版畫,以及陶瓷等。然而,在他的晚期作品當中,就有一種當時新興的藝術形式深受他喜愛。「gemmaux」玻璃畫像是1950年代中期發展出的藝術形式技巧,這個詞彙是由法文琺瑯彩料(émail)和寶石(gemme)所組成。這種技術以鑲嵌、組合和疊加的方式將玻璃片和寶石鑲嵌在鏡框內,配合光線造成猶如珠寶盒般熠熠生輝的鏡像畫。

畢加索認識到玻璃畫像後,深深對玻璃畫工匠的精湛組裝及融合玻璃技法驚嘆不已,更加對這種極為創新的藝術手法欣賞有加。因此,他便與羅傑・馬萊伯・納瓦爾的工作室(Atelier du Gemmail Roger Malerbe)合作,將自己部分具代表性及意義的畫作透過層疊彩色玻璃片配合燈影形式重新詮釋,成為其藝術生涯少有的「gemmaux」玻璃畫像系列。

這次「巴勃羅・畢加索:玻璃畫像」展覽將由5月18日起於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UMAG)正式展出,屆時將有一共十九幅畢加索的非凡玻璃畫像供觀眾欣賞。而作為展覽的前奏,現在公眾可以率先觀賞六幅影響著畢加索至深的玻璃畫像作品:

《坐著的女人(Femme assise)》/《柳條椅上的女人(Femme dans un fauteuil d’osier)》

《坐著的女人(Femme assise)》。(圖源:Sean Bayliss;置地廣場提供)

這幅畫是畢加索第三任情人多拉・瑪爾(Dora Maar)的早期肖像作品,亦是第一幅畢加索簽名創作的玻璃畫作品。在二人這段長達10年的情人關係中,畢加索經常畫下大量多拉・瑪爾的肖像,《柳條椅上的女人》呈現了畢加索著名的扭曲技法及鮮明色彩。作品創作時正值西班牙內戰,同時巴黎被德國佔領,種種艱難時刻亦驅使畢加索藉由他的內在情緒,將他內心的恐懼和悲痛轉化為多拉・瑪爾形體上扭曲的想像。

《女王伊莎貝爾(La Reine Isabeau)》

《女王伊莎貝爾(La Reine Isabeau)》。(圖源:Sean Bayliss;置地廣場提供)

《女王伊莎貝爾》屬於畢加索非洲時期的作品,當時他深受非洲部落藝術和雕塑的廣泛研究影響。將1385至1422年間成為法國皇后的伊薩博(Isabeau of Bavaria)以近乎幾何形狀拼湊而成。主角面部與非洲部落的面具非常相似,流露著木雕的美感。同時,由於玻璃畫透過光線反射而發光,創作時疊加不同數量和形狀的玻璃層將呈現出不同深淺的顏色組合。畢加索的玻璃畫作品中,畫作的不同部分會以不同深淺的玻璃層堆疊,配合光線照射的角度,巧妙地形塑出好比真人的陰影細節。是次觀眾可以近距離鑑賞到作品細緻的用心和,巧奪天工的手藝。

《瑪麗・特蕾絲・沃爾特的肖像(Portrait of Marie-Therese Walter)》

《瑪麗・特蕾絲・沃爾特的肖像(Portrait of Marie-Therese Walter)》。(圖源:Sean Bayliss;置地廣場提供)

Marie-Therese Walter是畢加索的第二任情人,她作為畢加索在法國的模特兒,除了經常成為畢加索的靈感來源,更為他誕下了第一個女兒瑪雅。這幅作品描畫出Marie-Therese Walter細緻溫柔的氣息,並利用簡約的立體背景和光線空間突出模特兒美麗而多姿的臉和手,無疑是畢加索的經典之作。

展覽地圖

展覽詳情:
名稱:「巴勃羅・畢加索:玻璃畫像」預展
日期:即日至2023年5月15日
地點: 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廣塲中庭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