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演出|廿一世紀香港浪漫史、經典歷史歌劇、燒腦推理劇場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舞台劇/歌劇】來到十二月,除了先前介紹過的本地獲獎音樂劇《大狀王》,劇場裡還有什麼值得一看?這次我們選了三套本地製作特作介紹,類別橫跨實驗劇場、推理以及歌劇,觀眾可以透過劇場體驗身邊尋常人私密愛情故事,將目光投向英國歷史上一段著名動盪歷史,又可以穿越到60年代末香港體驗燒腦劇情。今個十二月,不妨選一個演出體驗劇場魅力。

《廿一世紀香港浪漫史》海報

名稱:廿一世紀香港浪漫史
日期:2023年12月8日-9日
地點:香港柴灣柴灣道238號⻘年廣場 LG1樓 Y綜藝館

浪漫愛情自古以來都是各種文學、戲劇作品靈感來源,但你又有沒有好奇過,每日通勤、上學、購物身邊擦肩而過尋常百姓所經歷的愛情故事?《廿一世紀香港浪漫史》創作時通過不同工作坊,陸續接觸超過超過150個香港人,收集從懵懂初吻到生離死別等真人真事,有些為分手「千字文」,有些則是初戀情書,最後被提煉成8段當代愛情故事,為大家譜寫一段廿一世紀香港浪漫史。故事來自不同普通人所面對情感難題,或許能讓不少人感到共鳴。

《英宮遺恨》宣傳圖

名稱:唐尼采蒂《英宮遺恨》
日期:2023年12月8-10日
地點: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說到英國歷史,其中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便是安妮·博林(Anne Boleyn)。她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伊莉莎白一世生母同時亦是瑪麗一世繼母,其婚姻成為英格蘭宗教改革導火線,但在位短短三年,由於無法誕下子嗣,被亨利八世以叛國罪名關進倫敦塔隨後被斬首。其戲劇化生平讓她成為不少作品靈感來源,《Wolf Hall》、《Tudors》等著名歷史劇集均有她相關劇情。

這次想介紹的《英宮遺恨》(Anna Bolena)則是唐尼采蒂以她作為題材創作之兩幕悲劇,自1830年首演以來一直是歌劇經典作。情節設置在1536年英格蘭,安妮·博林生下了未來伊麗莎白一世女王,但未能為國王生下兒子和繼承人。國王目光便轉向了安妮的侍女簡·西摩,安妮·博林性命隨即受到威脅。這次《英宮遺恨》不少主要角色由本地藝術家飾演、以意大利文主唱,能在香港看到這齣經典作現場演出屬實難得,有興趣讀者不妨一試。

《作家出道殺人事件》宣傳圖

名稱:作家出道殺人事件
日期:2023年12月15-24日
地點: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陳浩基是香港推理小說家代表人物之一,甚至被譽為「華文推理第一人」,擅長將時代脈絡以及不同觀點融入故事。我們先前曾介紹過他作品改編之《13·67》,這次想介紹的依然是其小說改編作品。

陳浩基早期短篇小說集《第歐根尼變奏曲》書封(資料圖片)

《作家出道殺人事件》文本來自陳浩基早期短篇小說集《第歐根尼變奏曲》,講述推理小說創作者阿祖被出版社編輯告知,如果想出道,就必須先親自殺人,才能寫出擁有靈魂的情並在文壇嶄露頭角,阿祖從此得知許多知名推理作家也曾經施行過謀殺。後來他在打工期間遇到一位心生殺意的劇社女學生,開始在大學校園策劃一起密室殺人事件。但隨著警方調查展開,事情卻逐漸變得複雜。故事發生在香港60年代末,劇情燒腦刺激之餘,亦融入舊式新聞片段以及港式美食等元素,讓觀眾可隨劇情懷緬當年香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