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電訊股首季季績佳 中移動及聯通皆可選|伍禮賢

中資電訊股首季季績佳 中移動及聯通皆可選|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自去年11月份以來,中資電信股的走勢可謂是市場最亮眼的板塊之一,同時三大中資電訊股在3月份公佈去年全年業績亦表現出色。三大中資電訊股於剛過去一周,悉數公佈了今年首季的業績表現。從本次業績數據中,可以部分看出行業的一些動態。

先看業績數據,中國移動(0941)首季營運收入及股東應佔利潤,分別錄得按年增長10.3%、9.5%;中國聯通(0762)期內營業收入及股東應佔利潤比去年同期分別上升9.2%,11.2%;而中國電訊(0728)期內收入及股東應佔利潤則按年增長9.2%及10.5%。相關數據反映首季,中資電訊股延續了去年以來的業績高增長。但若然從EBITDA(税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來看,三者的增速分別為4.9%、2.8%及4.7%。中國聯通的表現相對失色,這也是為什麼業績數據公佈後,中國聯通的股價曾經一度走弱的原因。

筆者認為,除了EBITDA外,中國聯通另一方面數據亦值得關注,就是其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長。在2022年聯通的業績中,產業互聯網實現收入705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增加28.6%,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最核心因素。具體來說,聯通去年8.3個百分點的收入高增長之中,單計產業互聯網已經貢獻了4.8個百分點。而再看首季數據,聯通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為223.89億元人民幣,而2022年同期為194.19億元人民幣,亦即按年增長15.3%。也就是說,作為去年業績的最大動力,聯通在產業互聯網業務方面的收入還是相對讓市場失望的。

但另一方面,雖然產業互聯網業務增速不及去年,但是還是要高於聯通整體收入增速,因此這方面業務的收入佔比在首季亦已超過兩成至23%。可以看出,未來聯通能否延續高增長,還是需視乎產業互聯網業務的增速能否回暖。

不過,由於首季內地疫情的影響,因此亦有機會屬於短周期的因素。綜合來看,筆者認為中資電信股的選擇還是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兩者分別是平穩收息以及攻守均衡的代表。

伍禮賢【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