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喝工業漂白劑能醫自閉症 10多書籍遭亞馬遜禁售

聲稱喝工業漂白劑能醫自閉症 10多書籍遭亞馬遜禁售
撰文:吳嘉善
出版:更新:

亞馬遜(Amazon)公司周二(28日)證實,其網上書店已經移除了10多本書,因為它們沒有科學根據地聲稱一種漂白劑能治療瘧疾和兒童自閉症等疾病,並說明如何自製和服用。醫生和政府部門警告,書中提倡的做法非常危險。

被禁售的書籍均與「神奇礦物溶液」(Miracle Mineral Solution,MMS)有關,此帶有亞氯酸鈉(Sodium Chlorite)成分,這種製劑與檸檬酸混合後會產生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性質相當於工業用漂白劑。發明者亨布爾(Jim Humble)多年來聲稱這種漂白水是「神藥」,能治療愛滋、癌症、糖尿以至任何疾病,甚至創立了一個信奉MMS的宗教。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警告,飲用這種稀釋漂白水對健康沒有益處,更可能對身體帶來永久傷害。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上周二(21日)報道指,許多家長誤信偏方,強逼孩子喝下MMS,還在Facebook私人群組裏交流心得。部分群組有數萬成員,曾有家長分享自己強迫2歲兒子喝二氧化氯的經歷。關注兒童權益的人士潛入群組並收集證據,自2016年起舉報了逾100名父母,惟事件通常不了了之。

亞馬遜、Facebook和YouTube最近幾個月應國會議員和公共衛生倡導者要求,杜絕反疫苗和其他錯誤的健康資訊。Facebook在4月指多個有數千名成員的二氧化氯專頁和群組推廣非法藥物而予以刪除,同月YouTube移除了關於二氧化氯的影片和頻道,指它們鼓吹危險行為。

(全國廣播公司)

來稿|與青少年建立互信 應對太空油吸食問題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李婉儀

「太空油」已被列為危險藥物,販賣者最高可被判處終身監禁,但吸食的青少年人數,又有沒有明顯減少呢?據筆者的深宵外展服務團隊觀察,青少年吸食太空油的情況變得隱閉,要主動尋找這批青少年並建立信任關係,才能提供即時和適切的介入。

雖然政府已立法打擊「太空油」,惟社交平台上依然隨處可見相關廣告。那些廣告甚至將吸食太空油的罰則刊載在售賣太空油的廣告旁,根本是挑釁警方,可說是視法律如無物。

業界經常形容吸食太空油「隱蔽性極高」,是由於吸食太空油需要以電子煙作為載體。青少年往往以吸食電子煙掩飾吸食太空油。警方今年初引入太空油試紙,試圖起到阻嚇力,結果的確能減少青少年在街上吸食太空油,但卻未必能根治問題,因為青年會轉到更隱閉的場所吸食太空油,例如是家中、酒店,甚至租「私竇」一班人一同吸食。

針對售價低、容易在網絡上購買的情況,我們當然寄望警方加強執法,如堵截毒品進入香港、或是在源頭(如網絡等)上打擊銷售的渠道。無奈的是,我們與毒品的抗衡根本沒有停止過。每過一段時候又會有新興的毒品出現,海洛英、大麻、氯胺酮、搖頭丸、可卡因、冰毒、以至現今的太空油,社會上又是一輪鋪天蓋地宣傳該種毒品禍害之深遠,但卻抑制不了新一波毒品的興起。

禁毒常務委員會公布2023年上半年毒品相關統計,因解悶、情緒低落或壓力而首次吸毒的人數比例上升,而受到同輩影響亦是另一個主因。

年輕人不是不知毒品的禍害,但他們將毒品作為排解壓力的方法或是用作換取友儕認同的「友誼券」卻是值得我們正視的問題。同時亦反映學校、家庭等等滿足不到年輕人在情感上的需要,讓毒販抓住了年輕人的缺失,引誘他們嘗試以毒品逃避現實生活的種種難處。

與其我們窮盡力量去叫年輕人戒除毒害,倒不如我們在年輕人面對壓力及難題時,在他們身邊給予足夠的支持及支援網絡,讓毒品這一種偽裝的排難解憂的「糖衣」被撕碎。

針對上述問題,本會兩隊日間及兩隊深宵外展服務隊,定期到訪有青少年聚集的吸毒黑點,主動接觸並建立關係,採取預防、補救及輔導三大應對策略。在預防層面,我們透過流動車、簡單身體檢測(如肺活量測試)、心理測驗等工具,向青少年推廣「緩害」(Harm Reduction)理念,提升其危機意識,減低因偏差行為導致的風險,如服藥過量或性侵犯等風險。在補救層面,當發現青少年身處即時危險或可能影響其生命安全時,工作員將迅速介入,確保其獲得適切援助。在個人輔導層面,透過個案跟進或小組活動,深入了解青少年內在需求,從而提供針對性的支援與輔導,協助他們建立正向價值觀。

作者李婉儀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