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基金|黃家和倡提高每枱人數至6人 限聚令以7日計算

防疫基金|黃家和倡提高每枱人數至6人 限聚令以7日計算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政府於昨日(21日)宣布,延長限聚令至5月7日,但放寛規管食肆,不再限制食肆只可容納牌照規定一半的顧客數目。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今早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放寛規管對小型食肆有得益,亦建議限聚令以七日作計算、每張枱的人數上限從四人增加至六人,他讚揚政府推出的低息貸款幫助減低失業率。

黃家和指,小型食肆普遍僅得幾張枱,減少一半食客後不能維持生意,致相繼停業或結業。他續指,小型食肆在放寬規管後,可放置隔板作屏障,提高安全度,亦能增加入座顧客的數量,因此得益較大。

但他表示,因過往一星期的確診個案較少,昨日只得4宗由外地輸入的個案,建議政府可每日跟進疫情發展,以七日計算限聚令,亦建議每張枱的人數上限從四人增加至六人。他認為政府要平衡疫情及經濟,更提出疑問:「專家話最好28日冇確診,係咪繼續有確診個案,就要永遠延長呢?」

粗略估計約1000間食肆結業

他認為現時餐飲業的經營狀況惡劣,粗略估計約1,000間食肆結業,影響香港餐飲從業員的生計。但他亦讚揚政府推出的低息貸款,指有食肆於前日申請,昨日已獲審批,認為該措施有助拖延或減少失業率上升。

他並透露,外賣服務僅能回復一至兩成生意,整體仍然下跌四成。他指外賣速遞公司不能突然容納多間食肆參與;若食肆自行提供外賣服務,須聘請外賣員增加成本。除非市民路過買外賣,才可稱作幫補食肆生意。

海皇粥店結業死因|黃家和: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 傳統餐廳陷兩難

撰文:洪戩昊
出版:更新:

開業33年的海皇粥店昨日(7日)突宣佈全線結業。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香港01》表示,餐飲業大環境在疫情後從沒好轉,而粥店等傳統餐廳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經營將更困難。

黃家和認爲,傳統餐廳要扭轉局勢需要引入新概念,如改變裝修、以社交媒體宣傳等;但改動需投資,所以目前陷入兩難。

海皇粥店5月7日晚宣布全線七間分店結業,5月8日凌晨在美孚新邨分店所見,店外並無貼出結業公告。(劉定安攝)
海皇粥店5月7日晚宣布全線七間分店結業,5月8日凌晨在美孚新邨分店所見,店外並無貼出結業公告。(劉定安攝)

黃家和:本地食肆受內外夾擊 有的差過疫情時

黃家和指,餐飲業大環境在疫情後從沒好轉,主要原因除了租金貴和港人北上消費外,內地旅客亦未恢復疫情前的水平,而內地遊客的消費力人均亦下跌20%。另外,本地餐廳還要面對內地品牌競爭,而內地品牌大多財雄勢大,可以先打好基礎再討論利潤。

他指現時本地的餐飲業從業員,已由疫情前的28萬人,下降至現時的20萬人。他表示,有些本地餐廳的情況比疫情時更差。

海皇粥店5月7日下午通知員工即時全線結業,被拖欠工資譴遣散費等的員工,在5月8日早上到長沙灣政府合署向勞工處求助。(黃浩謙攝)
海皇粥店5月7日下午通知員工即時全線結業,被拖欠工資譴遣散費等的員工,在5月8日早上到長沙灣政府合署向勞工處求助,當中有人帶了紀念海皇粥店30周年的環保袋。(黃浩謙攝)
海皇粥店5月7日下午通知員工即時全線結業,被拖欠工資譴遣散費等的員工,在5月8日早上到長沙灣政府合署向勞工處求助。飲食業職工總會會務主任招冠聰亦到場,他料有約百名員工被拖欠薪金。(黃浩謙攝)
+10

中式餐館面對最大經營困難

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今年第一季的食肆收益及購貨額臨時數字,總收益價值按年錄得最高跌幅為中式餐館,按年減4.9%,反映了中式餐館現時在所有食肆類別中,面對最大經營困難。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黃家和:傳統餐廳要引入新概念 惟改動便需投資

如今連33年老字號海皇粥店也結業,黃家和指出,賣粥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他表示,海皇粥店結業前已有新策略,如去年推出「10元放題」及售賣即食湯包等,但也難逃結業厄運。

他認爲傳統餐廳要扭轉局勢,需要引入新概念,如改變裝修、以社交媒體宣傳等;但傳統餐廳普遍較保守。他指改動便需投資,但現在很多餐廳正面臨財政問題,所以陷入兩難。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