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新機|麥考爾:中芯國際供應晶片或違反美國制裁

華為5G新機|麥考爾:中芯國際供應晶片或違反美國制裁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9月6日表示,中芯國際向華為供應晶片,似乎違反美國的制裁措施,應展開調查。

華為近日開售的最新手機Mate 60 Pro,搭載由中芯國際以7納米技術製造的晶片,引起市場關注。事件被指反映即使中國在美國制裁下,仍能生產先進半導體。

麥考爾指出,中芯國際向華為供應晶片似乎違反美國的制裁措施,應展開調查。他又表示要關注未受出口管制的較低階晶片技術,批評中國有可能試圖壟斷低階晶片市場。

麥考爾9月7日率團訪問荷蘭,與荷蘭的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及企業會面。代表團將警告包括半導體設備企業艾司摩爾(ASML)在內的投資者,不要投資中國。麥考爾稱中國在習近平的治理下,「不會是一項成功的提案」。

黃仁勳:假如美國不解除禁令 中國企業將會買更多的華為AI晶片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5月21日表示,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執政時期的95%下降到目前的50%。美國對華AI晶片出口管制是失敗的。他說:「假如美國不解除禁令,中國企業將會買更多的華為AI晶片。」

黃仁勳日前估算,美國政府最新限制晶片銷往中國的措施,對英偉達的營收衝擊達到150億美元(約1,174億港元),也可能讓美國政府損失大約30億美元(約235億港元)的稅收。

美國政府在上月緊縮晶片出口許可規定,實際上是禁止英偉達「降規版」AI晶片H20銷往中國大陸。當時,英偉達預告第1季認列55億美元費用,是與新限制措施衍生出的庫存和採購承諾費用有關。

圖為路透社2023年3月6日發布的設計圖片,可見一部顯示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又譯輝達)標誌的智能手機被放置在電腦主機板上。(Reuters)

有意見批評把英偉達的AI晶片提供給中國,就算是提供落後一到兩代的AI晶片,也還能夠幫助陸企在AI技術方面追上美國。但黃仁勳不認同這種看法,認為這些限制措施是短視的,從長遠來看反而還幫助中國,因為會帶動中國市場對本土華為公司AI晶片的需求,若更多企業採用華為的晶片,而且華為能夠改善其軟體,那麼英偉達目前在CUDA軟體上的優勢就會受損。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