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明愛馬鞍山中學「醫療保健教育樞紐」開幕

明愛馬鞍山中學逐步蛻變為「醫護中學」,除提供常規文法中學課程廣為人知的宿舍教育外,近兩年亦優化課程,全方位培育該校學生具備醫護人員的素質:專業的醫護知識、關顧自己及身邊人健康的醫護心腸。該校師生更以「從教室到社區、從學習到服務」為念,時常向社區人士推廣醫護健康知識,提供保健支援。在5月30日當日,該校邀請諸位社會賢達聚首一堂,參加「醫療保健教育樞紐」的開幕典禮,見證該校醫護教育的全面啟航,步入「以愛為根基、以健康為使命」的教育新里程。(內容由明愛馬鞍山中學提供)

開幕典禮貴賓雲集,包括兩位主禮嘉賓——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處長陳志祿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內地事務)容樹恒教授MH,JP。該校又邀得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先生、明愛教育服務部長胡錦遠博士擔任襄禮嘉賓。貴賓們在霍建強校監和曹雪蓮校長的陪同下主持「醫療保健教育樞紐」亮燈儀式,寓意該校的醫護教育,乘風啟航,全面展開,燃亮生命之光。
主禮嘉賓容樹恒教授MH,JP對明愛馬鞍山中學矢志成為「醫療保健教育樞紐」,「以愛為根基、以健康為使命」的宏願大加讚賞:「學校的計劃與構想真的很厲害,把中學課程設計到像大學醫學院課程的濃縮版一般,老師又會與學生一起為社區服務。很少中學會在這方面做那麼多工作,是非常難得的計劃,為社區和未來的醫療界播下種子。」
曹雪蓮校長隨後帶領三位學生分享醫護夢。中三級的曹同學受學校的醫護氣氛感染,萌生了醫護夢,時常借閱醫護的書籍閱讀,書寫閱讀報告,宿舍的急救班和寵物急救班都令她大開眼界,憧憬成為醫護人員。中四級的王同學幼時受電視劇影響,立志要在醫護行業發展,現在修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和「健康護理實務應用學習課程(ApL)」,他感謝學校近兩年積極推動醫護教育,令他受益甚多,更慶幸自己可以經常參與學校的「社區康健體檢活動」,以服務街坊,實踐所學,成功感大增,更學會尊重生命。本身也是一位運動員的他,認為自己尤其受益於學校與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科學研究中心合作的「運動創傷及預防講座」,很欣賞學校「貼地」的安排。中五級的李同學本身為學校舞蹈組的大將,但原來心底有一個成為救護員的夢,她時常在「社區康健體檢日」擔任義工,增長了醫療保健的知識,也能與不同年紀的服務對象成為朋友,自覺越來越具備醫護心腸。她早前參加了學校與中大合作的「職業專才進階課程(專業舞者)」,認為是貼心的安排,讓她減少在習舞和表演時受傷的機會,期望學校日後再辦。
明愛馬鞍山中學視醫護教育為五大支柱之一,將「醫護教育」分為「普及課程」及「專才教育」,並將基礎課程內容滲入各科目的課程內,讓學生可以從小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醫護心腸服務他人,例如生物科的學生會在早會介紹不同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如濕疹、香港腳,介紹者會特別叮囑聽眾要對患者多加體諒和支持。現有專才教育方面,高中生可選修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及健康護理實務應用學習課程(ApL),為未來作職涯規劃。
學校斥資興建「健康護理實習專室」,室內分成四個區域,包括護士站、病房、浴室及狹窄家居,旨在讓學生在逼真的環境下學習和體驗。學校又以退役巴士改建成「有價巴士生命體驗館」,以虛擬實境教材教育學生,其中一個以醫院為場景,學生要代入病人、醫護人員及照顧者的角色,從中學習醫護心腸。學校近日又新設「明馬中醫文化走廊」,向學生傳授中醫藥的知識與文化。
(內容由明愛馬鞍山中學提供)
若學校有意於校園天地刊登文章,歡迎按此瀏覽投稿須知及提交稿件。
另外,《香港01》推出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education@hk01.com」(標題註明 『中華文化學人計劃查詢』),或WhatsApp / 電話(35828747)聯絡《香港01》代表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