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醫院今日(27日)公布一宗醫療事故,涉及一名48歲女病人,她在6月17日因腹痛入院,經檢查發現患有早期闌尾炎和輕微結腸炎,右側輸卵管旁有一細小囊腫,遂於同晚接受微創闌尾切除手術。手術完成後近一星期,病人出現低燒並腹痛加劇,經檢查發現被切除的組織為輸卵管,而非闌尾。明愛醫院初步調查懷疑,由於手術部位附近一帶有組織粘連,導致醫生把輸卵管誤認為闌尾。
明愛醫院表示非常關注事件,對病人表達衷心歉意,院方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通報事件,並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作詳細調查,於八星期內完成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
明愛醫院今日(27日)公布一宗醫療事故,涉及一名48歲闌尾炎女病人被誤切輸卵管。(資料圖片) 女病人原切闌尾 事隔5日始知被誤切輸卵管
明愛醫院公布,一名48歲過往健康良好的女病人,在6月17日因腹痛入住本院外科病房,翌日接受腹部電腦掃描造影檢查,報告顯示病人患有早期闌尾炎、輕微結腸炎,右側輸卵管旁有一細小囊腫。
同日晚上,病人獲安排緊急手術,由一名正接受進階外科專科訓練的醫生,使用腹腔鏡進行微創闌尾切除手術。在手術期間,手術位置曾出現滲血,在處理過程中,輸卵管旁囊腫亦出現撕裂情況,主刀醫生即時請示當值的副顧問醫生。該名副顧問醫生隨即到達手術室參與手術。在諮詢瑪嘉烈醫院婦產科醫生意見後,確認成功止血後毋須把囊腫切除。病人在完成手術後情況穩定,繼續留院接受觀察及治療;而被切除的組織亦送交病理部作病理化驗。
6月23日下午,病人出現低燒並腹痛加劇,隨後醫生安排病人再次進行腹部電腦掃描造影檢查,報告顯示闌尾仍然存在;而於6月25日傍晚發出的病理化驗報告顯示日前被切的組織為輸卵管,而非闌尾。
明愛醫院今日(27日)公布一宗醫療事故,涉及一名48歲闌尾炎女病人被誤切輸卵管。(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致歉 已通報醫管局
明愛醫院表示非常關注事件,翌日6月26日早上馬上向病人及家屬解釋事件和表達衷心歉意,隨即安排為病人切除發炎的闌尾。手術順利完成,醫護團隊會持續密切監察病人術後的康復進度。
明愛醫院初步調查懷疑,由於手術部位附近一帶有組織粘連,導致醫生把輸卵管誤認為闌尾。
明愛醫院對病人表達衷心歉意,已要求外科部門重新檢視有關腹腔鏡手術的安排及處理,包括人手安排、工作分配及督導指引,加強對前線醫護人員的培訓,確保妥善處理手術相關的各項細節,以保障病人安全。
院方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通報事件,並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作詳細調查,於八星期內完成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
明愛醫院今日(27日)公布一宗醫療事故,涉及一名48歲闌尾炎女病人被誤切輸卵管。(資料圖片) 林哲玄:若輸卵管嚴重發炎、肚內多黏連 或難分辨闌尾和輸卵管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闌尾和輸卵管相隔數厘米,由於闌尾只有根部固定,所以部份人的兩者距離或更近。不過,一般情況下外科醫生都能分辨清楚,因為闌尾與盲腸相連,並有三條肌肉帶連接,加上微創手術的視野亦較為清晰。除非輸卵管嚴重發炎,與盲腸看起來相似;或肚內較多黏連引致視野不清晰,才會難以分辨闌尾和輸卵管,甚至切錯。
他認為今次事件罕見,若該微創手術有進行錄影,或能更清楚地了解事件成因。至於事隔5日始知手術出錯是否太遟,林哲玄表示,病理化驗報告在手術後約一周才發出屬正常。
涉事主刀醫生正接受進階外科專科訓練,林哲玄估計該醫生年資約三至四年,具一定手術經驗;至於同場的副顧問醫生為何未有察覺手術出錯,他認為需聽取涉事醫生解釋才能下判斷。他又指,若前線醫護和顧問醫生經常夥拍,編更部安排他們在同一團隊工作,料有助雙方建立默契,了解彼此能力,減低事故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