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熱話︱蘇炳添給同齡人的一封信 網民直呼感動:眼淚快掉下來

撰文:吳慕兒
出版:更新:

2021年,蘇炳添在東京奧運大放光芒,向世人展示亞洲人的速度,從自步入神壇榮升「蘇神」。他的成功,得來不易,不止犧牲與另一半和兒子相處的時間,同時要面對年紀漸長仍未有突破成績的重壓。
近日他應新華社和新浪微博邀請,以長文回覆網民的留言和提問,以自己的經歷鼓勵同齡之輩勇敢追夢,「朋友們,不管是28歲還是35歲,你依然可以『飛』起來」。文章仔細說出他成功旅途上種種曲折與質疑,有網民閱畢後直呼:「好感動呀,眼淚快掉下來了。」

蘇炳添在東京奧運大放光芒。(Getty Images)

32歲的蘇炳添,跑出9.83秒勇闖東京奧運男子100米短跑決賽,振奮人心一幕,是他長年千錘百鍊並經歷無數失敗與失意之後所得,他用表現證明,年齡只是數目字,只要肯痛下苦功,老將一樣可以跑出好成績,突破自己。

蘇炳添給同齡人的信

朋友們:

收到你們的留言與提問,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和我同齡的朋友,在擔心自己人生「賽道」上的競爭與淘汰。想一想上一次寫信還是念書那會兒,為了追求我太太。此刻我正在珠海隔離的第十三天,給素未謀面的你們,寫下第一封的長信。這種年齡帶來的焦慮和緊迫感,也是最近幾年我不得不面對的事。

幾個月前我剛過了32歲生日。這兩年每次參加比賽拿到長長的運動員名單,看到上面只有我一個80後,其它都是97、98年甚至00後,我心裡就在想,「哇,真的是老了」。因為身體機能、傷病等方面的原因,通常短跑運動員到27、28歲就會考慮退役了,很少有過了30歲還在繼續跑,並且還能出成績的。我也受到這種說法影響,一度相信,28歲就是該退場的年紀。

2015年,我26歲,第一次跑進了10秒,創造了9秒99的亞洲紀錄。隨後的兩年時間裡,我一直處於狀態不好和傷病的掙扎中,再沒有接近過這個成績,我也不再相信自己還能跑得更快。

2017年全運會到來之前,我偷偷為自己打了一份退役報告,我想等拿到這塊全運會百米金牌後,以國內最高的領獎台為終點,像我的前輩們那樣,在28歲這個年紀,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但沒有想到的是,在全運會的決賽前,我意外拉傷了右大腿後肌,本計劃用金牌完美謝幕,我卻與金牌失之交臂。今天回頭再看看,也許我反而應該感謝那次失敗,因為正是那份巨大的遺憾,重新點燃了我的鬥志。

輸掉比賽後,我不甘心地問自己:蘇炳添,你甘心就這樣離開嗎?你是真的跑不動了嗎?當時我跟太太剛剛舉行完婚禮,她正熱切地盼望著我回歸到家庭生活中來,我跟她說了我的想法以後,她沒有多講一個字,取消了我們包括蜜月在內的所有私人計劃,全力支持我回到訓練場上。同時,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幸運地遇到了我後來的主管教練——蘭迪·亨廷頓。

蘭迪和他的團隊不僅在技術上給予了我巨大的幫助,包括通過針對性訓練改善了我肌群力量和腳踝剛性不足的問題;調整我的起跑姿勢不合理、起步步長偏小、扒地技術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節奏不佳等情況;更從心態上幫助我建立了強大的信念:我有進入奧運會百米「飛人」決賽的潛能。

「奧運百米飛人大戰」是全世界最激動人心的比賽,也是每一個短跑運動員的夢想。隨著訓練和比賽的推進,我開始相信蘭迪並不是在忽悠我,而是我——一個接近30歲的黃種人,真的有可能站到奧運百米決賽的起跑線上。

突破比想像中來得更大。2018年6月23日,我就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馬德里站中,跑出了9秒91的新歷史紀錄,並在幾天後的巴黎站上,再次穩住了9秒91。28歲時看似走到了盡頭的職業生涯,在29歲時又迎來了新的突破。更開心的是,和新紀錄一同來到我生命中的,還有我剛剛降生的兒子天天。作為一名父親,我想就算是為了做給他看,也要繼續跑下去。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他,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可打破的年齡「魔咒」。

2019年開年,我信心滿滿,正准備大幹一場時,我的腰部在一次訓練中嚴重受傷了。失望?難過?放棄?這種感覺只有自己知道。在一個周日,我獨自走到運動場,站在跑道前,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跑不動了?我的內心很快就告訴我答案——我還能跑,只要克服傷病,蘇炳添依然可以「飛」起來。

人的生命不可能一直處在「高峰」,經歷低谷時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爬上來。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東京奧運會推遲,讓我這個「老」運動員倍感壓力,長時間無法參加國際比賽,也讓我有些擔憂,好在隊裡把集訓和國內比賽的保障做到了極致,我要做的,就是為東京奧運會充滿電、蓄足力。

2021年4月,在廣東的一次比賽中,我逆風跑出了9秒98,這是我時隔兩年八個月後,再次破10秒大關。

那個風一樣的蘇炳添,終於回來了!

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跟我有一樣的感受,當你幹一行幹得足夠久了,當你已經足夠了解你所做的事當中的每一個細節,你就會產生一種「職業預感」。對於我來說,這種預感就是,當你每一次站到起跑線上,你就知道自己今天的狀態如何,能不能跑出一個好成績。

2021年8月1日的那個夜晚,我站到了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起跑線前,準備衝擊百米決賽的資格。一種熟悉的預感浮上心頭,這種預感在2018年的馬德里出現過一次,那場比賽我跑出了個人最佳的9秒91。「這場比賽有了!」我在心中默念。發令槍響,風馳電掣間,我第一個衝過了終點線。不到一分鐘後,我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最新成績:9秒83!

我贏了,贏了對手,贏了時間,贏了自己。

回過頭來看,把年齡當作問題,就是自己給自己設限。當運動員到達一定水平時,這項運動就不再只是身體上的競技,老運動員更成熟的技術和常年在賽場上積累下來的經驗,有時會比年輕的身體更有優勢。這一點,我想不管是運動場上,還是職場上,大概都是相通的。

東京奧運會結束以後,很多人問我:「9秒83後,32歲的蘇炳添還有可能突破極限嗎?」我想說,極限都是別人講的,我不突破極限,我突破自己。

我沒有離開跑道,因為我看到了繼續突破的可能。雖然這很艱難,但我想繼續堅持。

正在被年齡困擾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因為一個數字,就過早地放棄去探索自己潛能的可能性。到底還有沒有提升的空間,有多少空間,都是要靠自己親身嘗試後才能知道。2022年,不如我們一起,去試試自己的無限可能。

朋友們,不管是28歲還是35歲,你依然可以「飛」起來。

蘇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