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澧手記 | 美國關稅戰露底 本地北都發展應修例提速發展
美國近期對多國展開報復式「對等關稅」戰,主要是希望施壓全球,尤其是南方國家,一同向中國加徵關税。然而,在美國國債連日出現拋售潮下,影響了「印鈔」能力,白宮則因而隨即調整關稅政策,瞬間暴露了自己在國際間的「吹雞」能力,同時把自己的底牌展露無遺。底牌暴露了,便知道談判的底線,市場或可有想像空間。
事實上,中美兩國近年在任何一個領域必然會互相切磋一番,而香港作為「免稅港」的獨特存在,應善用這段時間,盡快建立所需要的載體,為迎接日後機遇做足準備。筆者早於3月份已撰寫《北都發展主題跟着關稅起舞》及《北都物流、加工、製造一體化之崛起》等文章,旨在呼籲政府加快當區發展,以增加本地經濟載體。時至現時4月份,筆者執筆之時,美國加徵高達145%關稅便來勢洶洶到來。
現時香港科技、教育、加工製作等多個領域之載體均不足,其中在北都規劃裏亦能略知一二,當區目前已到達執行的階段。如果當局只使用現有條例,作往後北都的發展工具,相信本地又會回到「老問題」:如何精簡現有流程?可惜,香港沒有這樣的時間蹉跎。
長話短說,政府現應以原有各種發展條例為基礎,再設立專屬的當區發展條例,包括繞過現有繁複審批過程的痛點;下放權力,以問責制為導向;透過不同KPI以量化指標等多方面,全速推進北都發展。至於招商引資方面,政府可以創新思維,與土地擁有人合作發展、鼓勵公私型合作等因時制宜地建立另一套發展模式及機制,更有效使用民間力量,共享發展成果,同時為推動城鄉共融建立穩定基礎。
【財經專欄】黃仲澧
現為普縉控股集團規劃及發展部董事總經理、打鼓嶺鄉事委員會顧問,以及香港地產專業發展中心規劃及發展委員會主席,並曾任多間大學及院校之客座講師。為政府、公營團體和不同大型私人企業等,提供跨領域專業、房地產及商業評估、運輸、可持續發展及園景建築顧問服務,協助制定城市及產業發展策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