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愛秩序灣官立小學的環保教育——觀察 X 關心 X 實踐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自十八世纪工業革命以來,人為因素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顯著上升,「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包括:氣溫和海平面高度上升、南北極海冰溶化、冰蓋及冰川覆蓋範圍減少都顯示全球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暖化趨勢。受全球暖化影響,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亦增加了。超強颱風「玉兔」、「天鴿」、「山竹」襲港對校園造成很大的影響,樹木被吹倒,設施被破壞,同時也提醒愛秩序灣官立小學(以下簡稱「愛官」)的師生要多觀察和關心「氣候變化」,立即實踐節能減碳的綠色生活。

實踐環保校園生活:

愛官於 2020 年更換全校空調,使用環保雪種及一級節能標籤的冷氣機,並安裝電力監察系統(EMU)及動力偵察裝置(MOTION DETECTOR),打造節能減碳的智能校園,又設立多項環保教育設施,包括:賞樹徑、自然教育中心、氣象觀測站、發電單車、廚餘種植溫室等等,與課程緊扣,培養學生節能減碳及保護大自然的生活態度。

關心「氣候變化」的趨勢:

近幾年,愛官以「氣候變化」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由消費者委員會舉辦的「EARTH 2038地球人計劃」講座及結交「綠鄰」好友大行動讓學生認識綠色生活的重要性;環保大使參加 「基礎環保章」培訓及考察活動,到橋咀洲認識海岸生態;世界自然基金會互動工作坊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低年級學生參觀香港動植物公園;高年級學生到可觀自然中心暨天文館觀星;愛官又邀請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莫慶炎先生及「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創辦人陳嘉俊先生主持專題講座,教導學生氣候變化對香港、南北極等生態的影響。愛官邀請香港觀鳥會、野外動向等專業機構舉辦多個親子觀鳥及夜間生態工作坊,讓家長與學生了解氣候變化對物種的影響。

觀察「氣候變化」的影響:

愛官老師帶領學生到世界各地考察,如環保小精英到加拿大的哥倫比亞冰原進行考察,近距離了解「氣候變化」對人類及生態的影響;高年級學生到新加坡考察濕地、環保回收中心、水資源中心等;四至六年級學生到廣州考察濕地,到河源考察水資源;七十多位家長及學生到台灣考察廢物處理及循環再用設施等,讓每個學生、每個家庭關心氣候變化,提倡節能減碳的綠色生活。

加拿大冰川考察:

考察團到達班芙國家公園的哥倫比亞冰原,先到遊客服務中心了解有關全球暖化對冰原的影響,然後乘坐特製的巨輪冰原雪車(Ice Explorer)登上位於班芙國家公園的西北角和賈斯珀國家公園之間的哥倫比亞大冰原(Columbia Icefield) ,踏足這歷經萬年的冰原地帶,漫步於冰原上,親身體驗大自
然的神奇,欣賞冰河時代所形成的天然寶藏。

在露易絲湖(Lake Louise)及班芙(Baniff),考察團都被白雪皚皚的美景深深吸引。原來雪地都有一套安全守則,尤其是融雪或初雪形成時,包括:
1. 外出時保暖一定要做足,以多層的洋蔥式穿法為佳,保護露出在外的皮膚,再貼上暖包,避免凍傷,換上具有防滑功能的鞋。
2. 縮小步伐緩慢前進,避開結冰路面,雙手不插口袋,湖面河邊冰層變薄,大家不要聚在一起。
3. 手機或相機等電子用品的電池低溫時很容易就會出現低電量的情況,建議多帶幾顆電池替換。
4. 提供熱水的地方不多,建議自己攜帶保溫瓶,隨時補充水分。

考察團參觀了羅傑斯隘口發現中心(Rogers Pass Discovery Centre),認識了預防雪崩的方法,又到林恩峽谷生態中心(Lynn Canyon Ecology Centre)和蜜蜂養殖場(Planet Bee Honey Farm) 了解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與當地雨林有關的環境問題、全球暖化對物種及環境的影響等,大開眼界。我們的生存依靠糧食,糧食來自農業,而蜜蜂承擔着一項重要的任務——授粉。全球糧食三分之一的供應是由蜜蜂授粉而得的。如果蜜蜂不存在了,人類也將因缺糧而無法生存。

蜜蜂養殖場(Planet Bee Honey Farm)

考察團在加拿大處處都見到為動物而設的友善設施,包括為鹿而設的天橋,為熊而設的垃圾箱,也有不少指示牌要大家留意小動物的安全,更有收養熊孤兒的中心,值得大家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確保大自然能持續發展,共建和諧。

新加坡環保考察:
考察團到訪新加坡,認識新加坡推行社區發展及當地的環保設施,包括:再生能源工廠、雙溪布洛
濕地、新生水展覽中心、河川生態園及新加坡科學館等地方,從而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4

新生水展覽中心
廣州海珠濕地公園:

考察團到訪被稱為廣州市的「南肺」的海珠濕地公園,總用地面積約 800 公頃,水域面積達 380 公頃,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區,海珠區東南部,富有嶺南水鄉文化特色,遊客可零距離親水、接觸果林,領略「生態、嶺南、水鄉、野趣」的果園濕地特色風貌,是國家級生態濕地示範區。

河源市水資源:

河源市水資源非常豐富,平均年徑流總量為 151.3 億立方米,約為全國、全省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 2倍,更是香港東江水的來源。考察團參訪萬綠湖及鏡花緣風景區,認識水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以及了解政府保護水資源的措施、挑戰和成效;又參訪新豐江水電站及攔河大壩,認識可再生能源,了解水力發電的原理及過程,以及水電站對當地的經濟、環境和民生的影響。

廣州垃圾焚化爐:

考察團到訪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垃圾焚化爐。垃圾焚化不單能舒緩堆填區的壓力,其產生的高溫廢氣又能透過蒸氣渦輪發電機發電。然而,舊式的焚化過程中同時產生各種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氫及重金屬等。2013 年環境保護署在屯門曾咀興建新型的焚化爐,以符合最高的歐盟環保要求及排放標準,又將剩餘電力會輸出至電網,成為首個污泥綜合處理設施 T•Park 源區,正著力完善垃圾焚化的工作。

台北親子環保教育之旅:

台灣一直致力保護環境及自然資源,除了加強各類污染源的管制及環境清潔外,更致力於推廣資源回收再用及推動自然生態保育之觀念,使當地在發展時亦保留綠色的元素。學生與家長參觀北投焚化廠及 5R 環保回收中心增進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明白到減少使用(REDUCE)的重要性。

(內容由愛秩序灣官立小學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