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誌.黃祖琛3︱跑者最大難關——如何突破成績樽頸?
黃祖琛(琛囡)今年渣打馬拉松跑出37分05秒獲得女子10公里(10K)全場總季軍,成績一鳴驚人,2025年一連三槍跑到37分鐘,穩穩做到這個佳績,加上不同距離先後刷新個人最佳成績(PB),她形容2025是大豐收的一年。
佳績背後其實曾在2023、24兩年卡在樽頸,練習時明明做到,偏偏比賽發揮不到,這個難關到底如何捱過來的?
(跑步人誌.黃祖琛︱系列之三)
攝影:夏家朗
跑步生涯最大挫折陷樽頸
「由39分尾上到37分頭好似好突然,其實訓練早已做到,所以無震驚,終於做到好開心。」相信對不少精英跑手而言,成績突破一刻感到喜悅之餘,難免同時感到如釋重負,黃祖琛兩年間10K成績徘徊在40分頭、39分尾,「棘咗兩年」,「比賽要講天時、地利、人和,上年已經要跑到,就是比賽時發揮不到。」
跑步運動就是永遠充滿變數,琛囡娓娓道出一宗改變她跑步生涯的經歷——2023年首戰半馬拉松距離,台北半馬跑出1小時24分06秒,返港後準備首戰渣馬半馬「超有期望」,不料一場重課後生病,感冒引發支氣管炎,足足病了2個月。
練習成果歸零的寶貴一課
當時明明感到成績可繼續上,病癒狀態打回原形,一切要重頭來過。她清楚記得渣馬當日尚未完全康復下勉力出戰,發覺力有不逮便沒有逞強,「因為唔想死」,內心盤算過「等車要等好耐」,於是決定慢慢jog返嚟,形容自己「好理性」。
即使患病大多數情況是能力控制範圍外,訓練成果歸零這一課,讓她領略到「運動員如未能好好管理健康,就是自己的失誤」,從此對日常生活細節變得講究,「我本身好鍾意食雪糕、生冷嘢、煎炸食物,也愛飲珍珠奶茶」,那次之後她會盡量在比賽前一個月戒吃這些不健康的食物,控制飲食和作息。
為避免生病,比賽前她會在乘坐交通工具時戴上口罩,並減少跟朋友聚會,如果避不了,出席時也會提高警惕,事前問清楚朋友有沒有生病,「如果有便盡量坐遠些」,身邊人和好友均很清楚琛囡對跑步多着緊,早已見慣不怪。
另一半成突破樽頸的最強後盾
愛笑的琛囡面對逆境和挑戰總是積極面對,說得上是個「正能量寶寶」,可是卡在成績樽頸足足近兩年,也實在不容易,尤其當中經歷一場訓練成果歸零的大病。她坦言,那時候間中也會有練習到䒐䒏(忟憎)、甚至懷疑自己「水平係咪就係得咁多?」慶幸在迷失之時有另一半相伴和開解,「他很支持我跑步,適當時候提點我,又會陪我練跑」。
她笑言男朋友Max昔日是短跑手出身,「以前我睇佢(一場比賽)10秒多一點,依家佢睇我,最少要5分鐘。」比賽時,Max細心為她打點一切,包括睇袋、報時間,讓她可以「做大王」什麼也不用理,集中精神應付比賽。她很感謝對方長年支持與鼓勵,直言二人的感情也因為她的跑步求進之旅更進一步。
長跑是個相當孤獨的運動,比賽過程中跑手要自己一個人獨自應付一切,然而每個跑者也不孤單,家人、另一半、教練、跑友相知相伴,遇上困境和樽頸或許不是一時三刻能解決,身邊人的關懷支持,往往是他們能堅持下去的最強動力和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