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台啟動重大軍事合作  陸軍特種部隊長駐並向外島派顧問

美媒:美台啟動重大軍事合作  陸軍特種部隊長駐並向外島派顧問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美國軍事新聞網sofrep.com於3月13日報道,美國已啟動與台灣的重大軍事合作,包括在台長期部署俗稱「綠扁帽部隊」的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進行訓練,美軍顧問已開始在台軍金門與澎湖的兩棲指揮中心擔任常駐職務,負責定期與台灣精銳部隊進行演習訓練。

報道指出,相關合作是根據2023年《國防授權法》(NDAA)的規定,包括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正協助訓練台軍使用「黑色大黃蜂」(Black Hornet Nano)微型無人機,相關合作延伸到操作指引和訓練手冊的創建。 台灣空軍與美方特種部隊司令部已提議,透過軍購向美國採購這款微型無人機。

美國的《國防授權法》概述了向台灣部署美國人員的框架,主要專注於軍事訓練,但沒有安排文職官員的計劃。 有報告指出,美國特種作戰部隊聯絡分隊(U.S.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Liaison Element ,SOFLE)將增加進駐台灣,包括計劃派駐美國第1特種部隊群(1st Special Forces Group)第2營A連小組。

報道指出,自去年以來,SOFLE一直在桃園市龍潭區一個基地開展行動,協調美國在台灣的所有特種作戰活動,並監督臨時部署當地的高價值設備和訓練資源。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專家蘇紫雲強調這次合作的戰略價值,並提到美國陸軍綠扁帽部隊的防禦能力。他們與台灣專業兩棲偵察營的整合,增強了台灣對抗敵軍入侵的能力,相關活動遍布數個關鍵地點,包括金門、馬祖、澎湖與淡水河口。

智庫建議美軍全數撤出台灣以免挑釁北京 華府學者:可能性極低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在美國年度國防戰略即將發布前夕,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於近日發布報告,建議美國撤離駐台的約500名軍事訓練人員,以避免被視為對北京的挑釁。此提議引發熱議,但多位專家認為,鑑於防衛台灣在美國國防政策中的高度優先性,撤軍可能性極低。

這份題為「調整全球軍事部署以符合美國利益」的報告由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前顧問卡德威(Dan Caldwell)與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共同撰寫。報告指出,美國在台部署的500名軍事教官違反了美方不在台灣駐軍的承諾,且美國對外提供的軍事訓練計畫成效不佳。報告建議,若需進行訓練,可在美國本土執行。

對此,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防安全高級顧問、前陸戰隊上校坎西恩(Mark Cancian)表示,美國政府「非常不可能」減少駐台美軍數量。他強調,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已將防衛台灣免受中國突襲列為首要任務,並在今年5月參加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時,重申西太平洋駐軍及保衛台灣的必要性。坎西恩認為,雖然報告中關於從歐洲及中東撤軍的建議可能引起政府興趣,但西太平洋部分則難獲採納。

美台軍方互動頻繁,圖為被譽為「地表最強」的M1A2T坦克,美國政府已向台灣出售108輛。(美國陸軍網站)

坎西恩曾參與越戰及1990至1991年波斯灣戰爭的「沙漠風暴行動」,其觀點具權威性。他指出,防衛台灣在五角大廈的戰略規劃中位居前列,駐台美軍的角色至關重要。

印太安全研究所高階研究主任馬明漢(Michael Mazza)則表示,兩岸緊張局勢的根源在於北京對台灣的持續施壓,而非美國的支持。他回顧,自2016年蔡英文當選台灣領導人以來,中國不斷加大對台壓力,試圖否定台灣的民主選擇,並堅持「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馬明漢認為,撤離美軍教官不僅無法緩解緊張局勢,反而可能削弱台海穩定,因為這些教官正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學習與盟友協同作戰,並向中國展現美國的決心。

此外,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今年5月在聯邦眾議院聽證會上透露,駐台美軍聯合訓練團規模約為500人,並建議擴增至1000人以增強台灣部隊實戰能力。他同時呼籲台灣在2028年前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5%,以強化反介入能力。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