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家庭津貼多發至少4850萬 490萬未追回 有個案追足5年未回水

在職家庭津貼多發至少4850萬 490萬未追回 有個案追足5年未回水
撰文:譚曉彤
出版:更新:

審計報告透露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辦)特別調查後,發現有申請人涉嫌欺詐,獲多發津貼合共140萬元,已轉介警方跟進。其中有人被定罪,判監2至4個月,緩刑3年。

自2018年推出職津以來,職津辦多發至少4,850萬元津貼。截至今年1月,估計多達418宗個案未追回欠款,合共約490萬元,有個案追討超過5年仍未成功「回水」。審計署指,追討多發的津貼「對公帑有財政影響」,要求職學處加快追討。

職津計劃支援沒有領取綜援而工時較長的低收入在職住戶,以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職津計劃支援沒有領取綜援而工時較長的低收入在職住戶,以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審計報告透露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辦)特別調查後,發現有申請人涉嫌欺詐,獲多發津貼合共140萬元。(資料圖片)

特別調查揭有人呃職津 涉140萬元

職津計劃支援沒有領取綜援而工時較長的低收入在職住戶,以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職津計劃自2018年4月推出至2024年9月期間,70.4萬宗申請獲批,涉及約110億元。

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辦)的特別調查組會抽查部份個案,調查津貼金額是否準確計算、有否涉及懷疑欺詐等。審計報告未有公布職津辦至今調查了多少宗個案,僅交代截至2024年12月9日,有84%個案已完成調查。

已完成調查個案中,有1%個案懷疑涉及欺詐,轉介警方調查,涉及多發合共140萬元津貼。有人被定罪及判監2至4個月,緩刑3年。另外,有18%已完成調查的個案涉及多發津貼2,010萬元

推出職津以來至少多發4,850萬元津貼

除了特別調查外,職津辦內部覆核、覆核/上訴個案亦能查出津貼金額的偏差。職津辦會從該申請人往後的申請中抵銷,或者發出一繳款單,再發出催繳通知書。

由推出職津計劃至去年9月,職津辦討回4,300萬元多發津貼,另外截至去年12月11日,有465宗個案未成功追討,涉款550萬元。意味着職津辦多年來,多發至少4,850萬元津貼。未成功追討個案中,約一半個案超過1年尚未處理,有6宗更超過5年,涉款7.3萬元。

職津辦表示截至今年1月22日,已討回47宗個案約60萬元欠款。由此推算,估計尚有最多418宗個案未「回水」,合共約490萬元,部份個案轉交律政司跟進,亦有申請人破產等情況。

審計署:影響公帑 應縮短程序加快追討

審計報告發現,職津辦向申請人發出催繳通知書,逾期介乎6至154天不等,認為職學處處長應加快追討津貼。報告又指,特別調查個案可以追討多發津貼,對公帑有財政影響,有個案展開後要567至1221天仍未完成,即約19至40個月,審計署認為需要縮短。

職學處處長同意建議,會密切監察特別調查組的追討行動等。

職津計劃自2018年4月推出至2024年9月期間,接獲超過77萬宗申請。圖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宣傳職津。(資料圖片/政府新聞處)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