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筆記|尊重學生起跑線 轉校生逆襲成哈佛圖書獎獎學金得主

校長筆記|尊重學生起跑線 轉校生逆襲成哈佛圖書獎獎學金得主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文︰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陸詠恩校長
陳南昌紀念中學矗立於荔景小山頭四十六年,色彩繽紛的外牆在藍天白雲下朝氣蓬勃,為校園增添一份盼望與生命力。作為這所比鄰祖堯邨的中學校長,深信每一位孩子都擁有無限可能,即使出身基層的學生,只要懷抱希望,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必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活出精彩人生。

獲獎照片。(作者提供)
獲獎照片。(作者提供)

先分享其中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一名原本英文成績平平的學生,在老師的支持與自身努力下,成功獲頒2025哈佛圖書獎最高榮譽「哈佛圖書獎獎學金」。這項殊榮為他帶來全額資助,讓他有機會赴美參與七星期哈佛大學暑期課程;這不僅是學生的個人榮耀,也是對本校教育理念最深度的肯定。

錢同學獲獎照。(作者提供)

不被起跑線定義

獲獎錢同學是一名中二插班生,曾在學業上屢遇挫折。他感恩加入我校,感受前所未有的校園關愛文化,同學友善,師長幫助他找到興趣和目標。要讓一位轉校生從迷惘中重新找到方向談何容易,老師需要給予更多的耐性,選擇尊重他的節奏,與他同行。當他來到陳南昌後,老師並不催促他的成績,而是因材施教,協助他調節學習的步伐,讓他重新前行。老師察覺到他在英語上的潛能,常鼓勵他多接觸英文。得知他熱愛電子遊戲,便建議他在遊戲中以英文與世界各地的玩家交流。語言從此在課本中解放,進入他的日常與興趣中,成為真正的溝通工具。

讓英語「活起來」

近年,學校英文科加入多元創新教學策略:從戲劇表演訓練語言運用,到AI輔助學習工具引導學生自學;從校園電視台的英文廣播,到英文咖啡室的情境會話練習。這些安排讓英文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生活,使語言「活起來」,亦不再是基層學生害怕的語言。在愉快的校園氣氛下,錢同學一點一點地進步,老師便鼓勵他報名參與「哈佛圖書獎」的徵文比賽。他的得獎感言:「我用平常心準備,好像做功課一樣。因為題材有趣,我會跟朋友討論,激發更多想法。」簡單的一句,道出學習最珍貴之處——以興趣燃點熱情。他從全港近200篇參賽作品中突圍,進入五強面試,最終成功奪得本年度最高榮譽的「哈佛圖書獎獎學金」。目睹他的初中、高中兩位班主任兼英文老師陪伴他領獎時,兩人熱淚盈眶的模樣,錢同學在其他名校得獎者中既興奮又靦腆的模樣,畫面令人動容。

鼓勵學生追夢。(作者提供)
色彩校園。(作者提供)

陪伴學生準備好出發

多年任教英文科,直到現在成為一校之長,照顧好每一位學生的差異,珍視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都是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基層學生的英文能力,跟傳統名校生相比,固然有一定距離,但這不代表基層學生只會永遠落後。陳南昌的老師選擇給予學生成長必須的愛、信心與陪伴,讓學生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步伐,體會學習的美好。

校舍照片。(作者提供)
無論學生的起跑線如何,也有邁向成功、觸碰藍天白雲的可能!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陸詠恩校長。(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陸詠恩校長

中學校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副修藝術,並修畢翻譯碩士學位。陸校長相信很多東西,她相信教育工作者必須以堅定有愛的信念,協助每一個孩子樂於嘗試、敢於失敗、相信自己並溫暖他人,活出積極喜樂的人生。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