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異常|過完年身材肥了一圈?專家教5招防腫策略保持代謝健康

根據過往經驗,你一定知道只要稍不留意,就會在年假結束前發現自己身形「腫了一圈」!很自然地以為體重增加。然而,專家卻要告訴你:問題不一定這麼單純,也有另一種可能。要避免這個「過年後遺症」再發生,有策略可以提醒自己。
台灣美兆健檢診所醫師林素菁提醒,腫脹不一定只是單純的「胖」,更可能是代謝失衡所引發的健康警訊,很可能反映代謝異常。
代謝失衡5大警號(點擊下圖看清!👇👇👇)


代謝異常也會看起來腫腫的
林素菁指出,過年期間吃的數量和種類都比平日多的話,便會攝取過量鹽分、糖分和脂肪,容易引發體內的水分滯留、血糖波動以及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身體看起來「腫腫的」,同時還可能出現容易疲勞或胃腸不適等症狀。
5大警訊:代謝失衡
如果在年節後出現以下5個警訊,林素菁提醒,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代謝健康:
1. 腫脹未退:假期後數天,手指、腳踝或臉部的浮腫仍未消失。
2. 異常疲倦:即使充足睡眠後仍感到乏力,做簡單活動就容易喘。
3. 胃腸不適:頻繁感到腹脹、消化不良或排便異常。
4. 體重快速波動: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或減少。
5. 皮膚異常: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甚至出現色素沉澱或癢疹。
林素菁表示,上述表面症狀往往反映內在代謝問題,應盡早調整生活習慣,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但在這些問題還沒有發生之前,透過「年節防腫策略」,聰明過節,節後也不會悔不當初,輕快開工。
相關文章:腸胃|過年酒局聚餐源源不斷?醫教5招保護腸道慢慢喝兼補充水分👇👇👇
「防腫」策略
為了在年節期間保持代謝健康,林素菁提供以下對策:
- 控制飲食分量:高鹽、高糖、高脂食物適量吃,蔬菜、水果一定不能忘。
- 多喝水:幫助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減少水腫發生。
- 適度運動:假期裡應保持每日30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散步或瑜伽。
- 避免久坐:坐著聊天或追劇時,每30分鐘起身走動,促進血液循環。
- 關注身體變化:留意體重波動與不適症狀,若警訊持續,務必及早就醫。
相關文章:便秘|不只傷身還影響精神健康易疲倦!醫生教5招顧好腸道健康👇👇👇
聰明吃即是健康管理
健康是一場長期的自我管理,而年節正是檢視生活習慣的重要時刻。林素菁強調,過年不僅是享受美食的節日,更應該是卸下平日工作壓力,調整健康的最佳契機,而不是讓過度攝取豐足美食加重健康負擔。
延伸閲讀:
「過年後遺症」下背痛病人多!物理治療師親授「臥鴿式」自我緩解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