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26日)發表新一年財政預算案,當中包括多個樓市和土地供應措施,如將繳交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提高至400萬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在財政預算案論壇指,預計該措施可惠及15%的交易,希望可減輕自住置業者負擔。
至於有聲音建議政府以「勾地」方法賣地,陳茂波則回應希望由政府掌握推地主導權。
政府今發表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及未來一年不推商業用地,陳茂波指市場消化供應需時。(夏家朗攝) 擴闊100元印花稅至400萬元樓 買家慳6萬元稅
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令樓價400萬元的住宅單位印花稅由原來6萬元降至100元,即日生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希望措施可減輕一般市民購買住宅的負擔,預計可惠及約15%物業成交個案。
被問到相關措施會否令買細價樓的置業人士入市而蒙受損失,陳茂波指,2021年是香港住宅物業市場歷史高峰,政府已在過去兩年有秩序地「撤辣」,未來的住宅房屋供應數字亦十分透明,市民可考慮自身供款能力作出置業決定。
01社論 |預算案蒼白無力 香港人相視無言
▼2月26日 陳茂波公布財政預算案▼
暫停賣商業地 陳茂波:疫後對寫字樓需求減少
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新年度不會推售商業用地,亦會考慮將部分商業用地改為住宅用途。陳茂波指,留意到近年寫字樓等商業用地空置率較高,而未來幾年供應亦相當充裕,認為市場需要時間消化。
他又指疫後不少地方的辦公和商業模式改變,對寫字樓需求減少,認為政府土地供應可根據市場需要調整。他又指,會考慮將洪水橋和廈村部分商業用地轉做其他用途。
來年只賣8幅住宅用地 指「勾地」方法賣地令政府較為被動
陳茂波指,來年賣地表將包括8幅住宅用地。他強調政府推地並不是為了增加收入,又指預計在2025/26年度政府賣地收入僅約210億元,只佔生產總值的3.3%,是相對保守的估算。他表示,之所以宣告來年推出8幅地,目的在於將土地供應透明化,讓市民知道有哪些樓可以買。
至於業界有聲音建議政府以「勾地」方法賣地,陳茂波指相關做法令政府角色較為被動,「人地勾你先拍賣」,他希望由政府掌握推地的主動權,根據市場情況決定推出多少供應。
▼財政預算案.未來10年興建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放棄明日大嶼? 陳:有關計劃要再研究 北都優先
陳茂波他在論壇中又再次強調,政府帳目分為經營帳目及非經營帳目兩部份,經營帳目包括稅收等,非經營帳目主要是地價收入,由於未來政府會主力發展北部都會區,土地收入恢復的時間要往後推,但其他收入如薪俸稅等則一直穩定。此外,他又重提政府增加收入有幾個考慮,如不要減少與鄰近地區的競爭力,同時要減少對市民影響。
今次預算案提出要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坊間曾有意見指應放緩大型基建,陳茂波就表示,現時政府有赤字是因為要投資未來,並着力於招商引資,如果不加速發展而往後拖,做法不合適。他認為發展北部都會區時可考慮公私合作,或片區發展等,加速發展才是最負責任做法。
至於今次預算案沒有提及明日大嶼交椅州人工島,他指有關計劃要再研究,目前會優先發展北部都會區。
▼2月26日 財政預算案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