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長者練簡單3招能防止跌倒!物理治療師揭「保命關鍵」

老人跌倒|長者練簡單3招能防止跌倒!物理治療師揭「保命關鍵」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跌倒不是只有長輩才需要擔心的事。台灣物理治療師陳季揚提醒,肌力不足會影響日常動作,甚至增加跌倒風險。

建議從年輕就開始進行簡單的下肢訓練,強化腿部穩定,預防未來因年齡導致的身體衰弱與肌肉流失(肌少症)。

相關文章:骨質疏鬆|患者慎防跌倒降骨折機會 生活保養4對策多做這種運動👇👇👇

骨質疏鬆症患者如何避免骨折?(01製圖)
骨質疏鬆症患者如何避免骨折?(01製圖)
+14

做三個動作能預防跌倒,在家就能做

陳季揚以簡單實用的方式,分享三個在家就能做的下肢訓練動作,幫助強化腿部肌力與穩定性:

直線走(學名模走路)

可以在客廳找磁磚的線,模擬走在一條磁磚線上。腳後跟對腳尖前進,雙手插腰前行,訓練平衡與步態穩定性。

抬膝踏步

常常走路被絆倒的人必做!抬腿的時候,膝蓋要到髖關節的高度,看電視或等電梯時都能做。每次做的時候,兩隻腳各做30下,可強化髖關節活動度與肌力。

弓箭步蹲

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緩緩蹲下再起身,可訓練跌倒時的緩衝與反應力。

三個動作只需約15分鐘,持續練習也能讓人滿頭大汗,是簡單有效的日常肌力訓練法。

防跌倒6秘訣(按圖👇👇👇)

+5

相關文章:老人跌倒|常反覆跌倒與2因素有關?醫生教授6個防跌小技巧

怕跌不敢動?小心愈來愈退化

臨床上常見長輩因為一次跌倒經驗,開始害怕運動、不敢出門,結果反而導致肌肉更快流失。陳季揚強調,應該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循序漸進訓練,而不是因害怕而完全靜止活動。

不分年齡都該做,善用輔助更安全

不論年輕或年長者,運動時都應量力而為。如果覺得動作太簡單,可加入水瓶或啞鈴增加阻力;若平衡感不佳,則可先手扶牆壁、桌椅輔助,待動作穩定後再逐步減少依賴,這樣才能安全又有效地訓練肌力。

相關文章:【骨質疏鬆】橙色水果防骨鬆日吃幾多?防跌倒起床8部曲勿即起身👇👇👇

+3

預防跌倒要注意下肢,但上肢不用鍛鍊嗎?

預防跌倒,雖然多半會從訓練下肢開始,但其實上肢的肌力也不能忽略。陳季揚提醒,若真的不慎跌倒,手臂的力量將是幫助自己重新站起來的關鍵。建議可以從牆壁或札輔助的簡易版伏地挺身開始,讓胸肌與手臂三頭肌群逐漸建立力量,再慢慢進階到標準伏地挺身。這些肌肉不只能幫助支撐起身,也有助於維持日常的自理能力。

延伸閲讀:

7旬婦1個月跌倒5次摔到怕 練習「這樣做」終於沒再跌倒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