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疫情升溫 日增29.6萬宗發燒病例 15人病歿

朝鮮疫情升溫 日增29.6萬宗發燒病例 15人病歿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朝鮮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韓聯社5月15日報道,朝鮮在14日新增超過29.6萬人出現發燒病徵,另外再多15人死於疫情。

朝鮮在4月底開始有大批民眾因為不明原因而出現發燒徵狀,至今有逾82萬人受影響,當局亦於12日證實當地錄得第一宗確診個案後,目前全國共有42人喪生。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日前召開黨政治局會議聽取會報時指,境內的惡性傳染病傳播,是建國以來最大災難,但稱若能保持强而有力的組織和控制能力,定能克服危機。

朝中社報道上未有明確指出是由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但早前朝鮮指在其中一名死者身上,檢驗出新冠變種Omicron病毒的BA.2亞型,並以「出現大量不明原因發燒」形容病患情況。

全國新冠疫情「抬頭」 南方陽性率較北方高 廣東4月錄23188宗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近一個月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新冠流行趨勢,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較北方省份高。不過有專家認為,今次新冠流行即將「見頂」,並且不會持續太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數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疾控中心上周四(5月8日)發布數據稱,4月,內地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部分陽性率上升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趨緩。

核酸檢測陽性率方面,新冠病毒的門急診流感樣個案從第14周(3月31日-4月6日)的7.5%上升至第18周(4月28日-5月4日)的16.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個案從第14周的3.3%上升至第18周的6.3%。

從區域來看,到第18周,無論南、北方,新冠病毒在門急診流感樣個案檢出率中均排名第一。從年齡來看,到第18周,新冠病毒在15歲及以上的年齡段的陽性檢出率為第一。

廣東省疾控中心周一(5月12日)發布數據顯示,全省4月合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12456宗,死亡115宗。其中,錄得新冠病毒感染23188宗,死亡0宗。

新冠疫苗。(新華社)

之於本港亦同樣有流行趨勢,今次流行毒株為XDV毒株。去年5月,中疾控在全國新冠感染疫情情況通報中首次提到XDV變異株,將已監測到的新冠病毒JN.1變異株分出XDV等47種亞分支,並將XDV單獨命名和統計。去年7月左右,XDV變異株就已成為當時的優勢毒株。而最新資料並未顯示XDV會較JN.1引致更嚴重疾病。

此外,周一(5月12日),北京朝陽區疾控中心表示,目前該區域新冠病毒活動呈上升趨勢,但未超過2024年峰值,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為主,致病力未見明顯變化。該流行株NB.1系列分支同樣屬於XDV變異株的新分支。

內地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表示,NB.1系列分支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流行株,不過,致病力相較此前的毒株繼續下降,不會導致比JN.1變異株流行時更嚴重的疾病,住院人數也不會超過JN.1流行時。

專家稱,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多次感染過新冠的人、以往感染時症狀較重的人、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建議戴口罩,勤洗手。(視覺中國)

常榮山續指,今次新冠流行或與兩方面原因有關。自2022年12月以來,中國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來,新冠的流行波強度普遍低於流感,但間隔規律消失。2025年2月,中國經歷了一波三年以來最小的流感全國性流行,人群群體免疫力下降,為新冠的再次流行創造了機會。同時,距離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經過去了一年以上,人群中因為自然感染產生的新冠抗體保護幾乎消失。

不過常榮山認為,今次的新冠流行即將見頂,並且不會持續太久,五月中旬就是波峰區域,到6月5日前後,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個案的新冠陽性率會下降到8-10%左右。預計6月中下旬,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個案的新冠陽性率會下降到5%或以下。

常榮山建議,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多次感染過新冠的人、以往感染時症狀較重的人、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建議戴口罩,勤洗手。敏感人群如果再次感染,建議48小時內口服抗新冠藥,減輕感染癥狀及降低新冠肺炎、長新冠的風險。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