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雷諾擬進行重組 雷諾擬向東風汽車轉讓其五成股權

東風雷諾擬進行重組 雷諾擬向東風汽車轉讓其五成股權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東風汽車(0489)公布,與法國汽車生產商雷諾,共同出資組建及各持股50%的東風雷諾汽車,擬因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及其經營狀況進行重組。東風汽車及雷諾雙方已簽署不具有約束力的備忘錄,達成初步意向。

同時,雷諾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東風汽車擬對東風雷諾實施轉型升級,根據其整體戰略布局,致力於實現高品質發展和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東風汽車指,由於東風雷諾對於集團的財務貢獻有限,公司認為重組事項不會對集團的業務運營或者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雷諾計劃通過雷諾經銷商網路以及聯盟的協同持續為30萬客戶提供高品質售後服務。

另外,東風汽車指,正如在易捷新能源汽車公司項目上的成功合作,公司和雷諾決定共同加強與日產的合作。東風與雷諾還將繼續與日產在新一代發動機方面進行合作,繼續給予公司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的合資公司柴油發動機許可。未來公司和雷諾還將在智能網聯汽車開展創新合作。

產銷量出口延續高增長態勢 專家:新能源車成中國智能製造新名片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頭十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500萬輛。
國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出口也延續高增長態勢。有專家認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智能製造的一張「新名片」。

數據顯示,今年頭十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48.5萬輛和528.0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創歷史新高。單單在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6.2萬輛和7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7.6%和81.7%。

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3.4%,比上年提升8個百分點,今年前10個月,再度攀升至24%。

同時,多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均有較大幅度的同比增長。11月16日,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活動上,公司負責人就透露比亞迪從100萬銷量到200萬銷量,用了1年的時間,而從200萬輛到300萬輛僅用時半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微信公眾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改裝分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認為,經過十幾年的創新發展,加上產業化、市場化培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愈發成熟,投放的新品也愈發豐富。與燃油車相比,在使用的經濟性加上購買政策的優惠條件下,愈來愈多消費者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充分說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由過去的政策驅動,現在迎來了市場化的快速發展」。

新能源汽車的出口也延續高增長態勢。今年9月起,國產新能源汽車進入歐洲市場開始成為常態。

9月13日,一萬輛由上汽集團研製的純電動汽車在上海海通碼頭裝船起運,出口歐洲市場。9月26日,首批東風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從武漢運往挪威。10月20日,裝載着國產新能源汽車的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首發,運往德國漢堡。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今年頭十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49.4萬輛,同比增長96.7%。今年內,中國汽車出口預計300萬輛,有望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國產新能源汽車受到國內外市場的認可,得益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齊全,國際車企不斷加大與中國合作,包括奔馳(Mercedes-Benz)宣布投資數億元入股一家中國的電池公司;德國大眾(Volkswagen)宣布,投資約24億歐元與中國一科技公司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寶馬(BWM)宣布投資100億元,在遼寧瀋陽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模擴建。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前十的企業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其中,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就與日本大發(Daihatsu)、福特(Ford)、寶馬等國際車企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包括供應電池,在電池技術方面開展戰略合作等等。

付炳鋒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走過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大多都由國內企業自主研發,產業化布局非常齊備,也支撐了國外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伴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的發展,那麼中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也愈來愈多得到海外市場的消費者的認可,成為中國智能製造的一個靚麗的名片」。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