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公司﹕中國能兑現每年採購逾4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承諾

諮詢公司﹕中國能兑現每年採購逾4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承諾
撰文:朱冠美
出版:更新:

中國主要農業諮詢公司匯易網(JCI)12月20日稱,中國將能兑現按美中近期所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每年採購超過4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承諾。

《路透》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稍早表示,中國在未來兩年內每年將採購的美國農產品料將增至400億至500億美元。

該協議尚未簽署,加劇了人們對中國能否進口如此大規模美國農產品的懷疑。

總部位於上海的JCE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多數外國媒體都不相信中國能兑現承諾,但是作為一家聚焦農業市場的中國諮詢公司,JCI堅信中國有能力並且也將會兑現承諾。

JCI預估,中國每年能購買總價值約413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包括價值約187億美元或4,500萬噸的大豆。

小麥進口將達到14億美元,雞爪進口將達到11億美元,較前紀錄高位增加257%;堅果進口將增至25億美元。

根據美國出口數據,中國從美國進口堅果規模最大的年份是2012年的3.91億美元。

貿易戰|日媒:中國早部署減進口美國大豆 特朗普上任前徹底叫停

撰文:王海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近日向全球貿易夥伴發動貿易戰正酣之際,有日本媒體報道,自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中國政府似乎已部署逐步減少依賴進口美國大豆。從2017年約4成的進口大豆來自美國,一直降到2024年的2成左右。而在特朗普今年1月20日上任之前,中國在1月16日完成最後一批大豆交付後就沒有再進口美國大豆。

據日經報道,中國自1月中起停止採購美國大豆和玉米,也減少採購棉花。為保持農產品供應,中國近日增加從巴西採購大豆,在一週內與巴西簽訂至少240萬噸的採購合約

報道指,經歷特朗普首個任期的貿易戰後,中國已逐步降低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比例。2017年美國大豆佔中國進口的總數接近4成,惟來到2024年這個比例已下降到2成左右。

2021年10月7日,美國俄亥俄州(Ohio)馬西隆(Massillon),一位名為莫澤 (Isaac Moser)的工人在收成季節將玉米倒入貨車。(Reuters)

報道引述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外國企業採購大豆和玉米的數據,自今年1月16日之後,中國採購大豆的數量為零,惟在去年年8月之後至今年年1月16日,每月都有多筆中國企業採購大豆的紀錄。

報道同時提及,按美元計,中國3月從美國進口的棉花,比去年同期銳減9成;中國1至3月購買美國玉米的數量,僅為去年同期的1%左右。

報道指,為了保證農產品的穩定供應,中國近期大舉增加對巴西的採購。巴西大豆種植協會(Brazilian Association of Soybean Growers)主席保方(Mauricio Buffon)表示,4月初,中國在一周內至少簽訂240萬噸的採購合同,這是不尋常的大規模合同,據指這是相當於中國平常一個月榨取量的1/3。

2025年4月22日,圖為巴西大豆種植協會(Brazilian Association of Soybean Growers)主席保方(Mauricio Buffon)。(IG@mauriciobuffon)

在與美國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大增的情況下,歐盟亦急於與南美洲強化關係。歐盟在去年12月結束長達20多年的與南方共同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談判,雙方達成協議。

報導認為,巴西在2025年將迎來歷史最高水平的大豆收穫。保方表示,作為世上最大的大豆供應國,巴西作為農業大國的地位正在提升。

2022年5月10日,中國江蘇省南通市,海關官員在碼頭檢查從巴西進口的大豆。(Getty)

與此同時,在今輪「貿易戰」下成為輸家的美國大豆業早前投書總統特朗普,請求他與中國談判達成貿易協議。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