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消息|網約車合法化成定局 發牌量或參考一指標 司機須考試

撰文:潘耀昇 馮子健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年初預告今年內推出網約車規管框架,綜合多方消息,最快今個月內出爐,其中主要方向是為網約車合法營運訂立機制,包括向網約平台發牌及訂明網約車司機與平台經營者的關係。對於社會最關注的網約車牌照數量問題,有政府中人向《香港01》透露,計劃為非的士的網約車發出新牌照,具體數量未落實,但「唔會無限」,希望在的士與網約車之間取得利益平衡。

網約點對點叫車服務在香港實際上已運行了11年,市場龍頭Uber近日不斷「發功」,表明希望無上限發牌,的士業界則提出不能發超過1000個牌。另有聲音主張「中間落墨」發一萬個網約車牌照。當局也有自己的盤算,政府中人強調,衡量網約車發牌數量的重點是不讓市民乘車體驗變差。

5月20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何夏怡攝)
5月20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何夏怡攝)

李家超5月表明決心「提升的士和出租車合法網約服務」

網約車進軍香港以來,憑藉點對點的便利優勢,逐漸成為不少市民出行工具,與的士業的矛盾也日積月累。特區政府過往對網約車的討論多着眼於加強規管、打擊非法載客的「白牌車」,今年5月20日行政長官李家超明確提及網約車平台要領牌、司機要買保險,更預告本屆政府有決心「提升的士和出租車的合法網約服務」,突顯網約車合法化事宜已進入了政策議程。

消息指政府或允許2至3個網約平台運作

的士固然是出租車,但出租車不一定是的士。政府過往屢被批評漠視的士牌照壟斷問題,缺乏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的魄力,對點對點出租車服務發展趨勢亦怠於應對。李家超表明有決心改革多年累積的問題,為的士以外的網約車發牌埋下伏筆,其時已有消息指,政府內部正研究有別於的士的網約出租車規管框架,其中一個考慮是不能在街上截車載客,參考其他地方經驗,定價高於的士。

香港目前已有多個平台提供網約的士或「白牌車」服務。(廖雁雄攝/資料圖片)

李家超闡述政府立場時指出,網約平台必須領牌。有消息指,政府很有可能允許2至3個平台運作,其中Uber在香港投入資源多、規模大,相信較大機會是其中一個經營平台。

網約車發牌「唔會無限」
政府中人:重點是不令市民乘車體驗變差

輿論更關注的是政府如何處理網約車牌照。Uber已打開口牌要求無限量發牌,不過《香港01》獲悉,當局未有此打算。有政府中人透露,計劃為非的士的網約車發新的載客取酬牌照,具體數量未落實,但表明「唔會無限」,原則是透過規管平衡的士業與網約車平台的利益,重點是不希望令市民乘車體驗變差,包括等車時間。

特區政府推出的士車隊計劃,希望可以滿足社會對點對點叫出租車服務需求。五支車隊定於本月正式投入服務,但卻遲遲無法招聘到足夠的司機。(鄭子峰攝/資料圖片)

政府消息指,發出網約車牌照後,網約車平台必須擁有持牌網約車司機,才可合法營運。有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研究網約車牌照有時限,與的士有所分別。亦有人表示,政府未有最終定案,因為發太少牌照無意義,無上限又太誇張,具體數字仍待商榷,未必可在今年內交代。

繁忙時間數千網約車運作 政圈料成發牌數量參照點

目前,全港有18,000輛的士,Uber公開的數據顯示有30,000名網約車司機。據稱的士業界希望僅發出不多於1000個牌照,有人建議「中間落墨」發一萬個牌。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現時未發新牌,但據悉Uber平日繁忙時間同時運作的網約車有約數千輛,與一萬輛仍有段距離,當中更有不少是的士。不過,也要明白現實是儘管有30,000人登記成為司機,但不是人人都每天上班,政圈相信這也是其中一個決定牌照數量時的考慮。

因應業界一直不滿的士考試試題困難,政府近日提出簡化的士考試試題,相信也是為了將來網約車司機考試作準備。(資料圖片)

的士業界另一個關注點是網約車司機牌照是否與的士司機看齊,行內不滿白牌車平台無要求司機培訓或考試,認定是影響的士司機入行的原因之一,早前已公開要求網約車司機也要通過考試。

政府提出簡化的士考試 料為網約車司機牌作準備

政府中人透露,將來規管後的網約車司機需要考牌。因應業界一直不滿的士考試試題困難,政府近日提出簡化的士考試試題,相信也是為了將來網約車司機考試作準備。除了考牌,第三者保險、商業登記證也預料是網約車司機的要求。至於外界早前提議網約車平台所得收入,撥一部份資助的士行業發展,Uber亦認同徵收「網約車服務稅」支援的士業,有添馬中人透露正在研究這建議,未有最終決定。

5月29日,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在立法會特首互動交流答問會上向李家超發問。(鄭子峰攝)

行會成員、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希望今年內落實網約車規管的大框架,訂明網約車司機、平台經營者、保險方面的責任。他向《香港01》指出,推出框架後,保險業界亦會開始着手籌備相關工作,料各方需要數月時間籌備。他又稱,網約車有規管制度後,政府就可以對網約車司機作出盡職審查,變相可加大力度打擊白牌車及非合資格平台。

框架需提交立會交通委員會討論 下個會期7月18日

按照既定程序,政府推出的框架會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委員會本月開會日期是下周五(7月18日),立法會網站目前未顯示當日有任何議程。網約車合法化問題一直拖而未決,是否迎來變局,答案也許很快就會揭曉。

問:網約車在香港是非法的嗎?

答:香港法律規定,利用汽車載客取酬的行為必須取得「出租汽車許可證」,而長久以來,個人點對點交通服務主要由擁有牌照的「的士」提供;不過,當科技促使交通運輸產業和市民出行需求發生根本變化,衍生「網約車」這種新型載客取酬營運形式,特區政府卻遲遲未有打破的士牌照壟斷,未能開放市場競爭,導致網約車在港服務11年仍未合法化。

問:政府停止增發的士牌照多年,帶來什麼問題?

答:香港目前共有18,163個的士牌照,因政府停發新牌導致數量稀缺,持有者可以控制市場形成壟斷,並且催生了非常畸形的炒牌環境,令的士牌照由「公共交通資源」變成「金融炒賣工具」,在過去25年內由252萬元被炒高至667萬元。的士牌主將炒牌成本轉嫁租車司機,迫使司機和乘客陷入「司機收入低—服務差—乘客埋怨—流失更多客—收入更低—服務更差—社會怨氣更大」的惡性循環,更積聚的士和網約車之間的仇恨,種下社會衝突禍根。

問:的士與網約車亂局,應該怎樣解決?

答:往屆政府施政失當,既未有打破的士壟斷,又未有落實網約車合法化,的士與網約車出現惡性競爭,影響市民出行體驗、損害司機勞動利益,更令不同群體之間產生越來越大的怨氣和怒氣。有為政府理應敢於改革,堅持以產業發展和社會轉型為主線、以乘客需求和司機權益為依歸,推動網約車合法化,徹底打破的士壟斷,重構點對點出行服務,杜絕公共運輸服務資源的炒賣空間。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