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飲食】乾咳皮膚癢大便乾結 中醫推薦湯水甜品養生7大貼士
撰文:鄒家鳳
出版:更新:
秋分,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秋季90天之中平分的中間點,日夜平均。「秋分晝夜均,寒意漸降臨」,過了今天便會開始日短夜長,氣溫漸漸下降、乾燥,容易引致皮膚乾燥痕癢、乾咳咽痛、大便乾結等,多吃點潤燥滋陰的湯水、甜品外,還有一些生活習慣需要注意。
秋分開始,雖然雨量減少,但「一場秋雨一場寒」,每下一場秋雨,氣溫便會逐步下降。註冊中醫師徐澤昌認為,隨着氣候變化,容易出現乾燥症狀,如皮膚乾燥、乾咳、大便乾結等,宜進食有潤燥生津的食物,「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即秋天主要養收,即要收斂人體的陽氣,順應大自然。」
而醫管局輆下的「中醫動」網站亦提醒大家注意秋凍之道,不要盲目添衣。
中醫師徐澤昌建建議,秋天潤燥宜吃山藥。(VCG)
按下圖看清中醫師徐澤昌及醫管局的「秋凍」7大養生建議:
+3
秋凍宜飲湯水:
【健康湯水食譜】菜乾蠔豉黃豆蘋果湯滋陰清熱 薑片驅寒原來錯?
菜乾蠔豉黃豆蘋果湯食譜
蓮藕栗子合桃湯食譜
鮮百合淮山無花果黃豆湯食譜
【健康湯水食譜】鮮百合淮山無花果黃豆湯 養陰生津助安眠【滋潤湯水食譜】秋天潤肺抗燥 沙參麥冬蓮子百合湯【健康湯水食譜】粟米蓮藕素湯秋冬適宜 中醫推介潤燥補腎健脾胃【健康湯水食譜】無花果南瓜雪耳湯 潤燥治喉痛新鮮無花果最好
秋凍宜飲糖水:
芝麻糊食譜
蛋白杏仁茶食譜
木瓜雪耳糖水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