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接種科興疫苗後「溝針」注射加強劑 抗體量可大增

研究:接種科興疫苗後「溝針」注射加強劑 抗體量可大增
撰文:王慧珊
出版:更新:

巴西有研究顯示,接種兩劑中國科興(Sinovac)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後,「溝針」注射輝瑞(Pfizer)、強生(Johnson & Johnson)或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為第3針加強劑,體內抗體數量顯著增加。

巴西衞生部與英國牛津大學進行的聯合研究,1月21日發表在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以1240名已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的18歲至60歲巴西民眾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在注射第3針之前,僅20.4%人偵測到體內有抗體,60歲以上的民眾的比率更跌至8.9%。

研究人員分別為研究對象注射4款不同加強劑,發現4款加強劑都有增加抗體水平,但與接種科興疫苗作為加強劑相比,注射其他3款加強劑可對變種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和Delta產生更強的抗體保護力。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可為使用滅活疫苗的國家或地區的政策制訂者提供重要參考。

世衛倡新冠疫苗剔除原始病毒株 專家指現行疫苗仍可提升免疫反應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病毒變種快,現時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已為XBB譜系的變種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接種二價疫苗(即原始病毒株加新病毒株)比起只有新病毒株的單價疫苗,對當前的流行變種毒株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會比較低,故建議2023年的新冠疫苗加強劑,應只針對XBB變種病毒株。

不過,政府專家顧問團、衞生署聯合科學委員會主席之一的許樹昌表示,本港現行的疫苗仍然有效提升T細胞對病毒的反應,而新疫苗亦需要時間研發,認為市民無需要等新疫苗成功研發才接種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2023年的新冠疫苗加強劑,應只針對XBB變種病毒株。(資料圖片 / 夏家朗攝)

世界衛生組織疫苗成分技術諮詢小組(TAG-CO-VAC)早前表示,接種二價疫苗(即原始病毒株加新病毒株)比起單價疫苗(即新病毒株),對當前的流行變種毒株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或會比較低,加上現時全球亦不再見到有原始病毒株蹤影,故建議2023年的新冠疫苗加強劑,應只針對現時流行的病毒株,即XBB.1.5或XBB.1.16變種毒株的抗體反應。

政府專家顧問團、衞生署聯合科學委員會主席之一的許樹昌解釋,因為免疫印記概念(immune imprinting concept),B細胞會對最早接觸的病毒株產生記憶,從而在未來提供針對相關抗原的保護,故二價疫苗比起單價疫苗般對應當前的流行變種毒株所產生較高的中和抗體會比較低。

不過,他強調相關的現象只是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對於臨床情況的影響並不清楚。被問到是否需要調整本港的疫苗接種策略,他則指,接種本港現行的疫苗仍然有效提升T細胞對病毒的反應,而新疫苗亦需要時間研發,認為市民無需要等新疫苗成功研發才接種疫苗。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