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總統:對與中國貿易持開放態度 但不會迫於壓力與台灣斷交

巴拉圭總統:對與中國貿易持開放態度 但不會迫於壓力與台灣斷交
撰文:張顥庭
出版:更新:

南美國家巴拉圭(Paraguay)總統貝尼特斯(Mario Abdo Benítez)5月24日在卡塔爾經濟論壇上表示,對與中國進行貿易持開放態度,但不會迫於壓力與台灣斷交。

俄衛網25日引述即將卸任的貝尼特斯24日稱,巴拉圭新當選總統塔尼亞(Santiago Pena)承諾,將維持與台灣的邦交關係。

貝尼特斯稱,自2018年上任之後,自己調整了與台灣的戰略聯盟關係,向互補性合作邁進,自此貿易大幅增長。

在貝尼特斯任內,巴拉圭與台灣的貿易增長了500%,下屆政府或將迎來更多的台灣投資。

貝尼特斯同時表示,巴拉圭對與中國進行貿易持開放態度。但他對人民幣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貿易主導貨幣表示懷疑。

長和賣碼頭|北京要求交易不得避審查 分析:警告勿輕易考慮拆分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巴拿馬港口公司 - 巴爾博亞港 – 巴拿馬(長和官網)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集團巴拿馬港口出售交易,傳將拆分為兩個部分繼續推進之後,中國監管機構發聲,要求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反壟斷審查。

受訪專家指出,中國官方此番表態,意在向相關各方施壓,警告不要輕易考慮拆分交易,因為這筆交易涉及中國的戰略利益。有學者預計,這項交易已捲入中美戰略博弈,在北京完成反壟斷審查之前,交易難以推進。

長和集團今年3月初宣佈,將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在內的全球43個港口業務,售予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牽頭的「貝萊德-TiL財團」,引起北京強烈反彈,並就此開展反壟斷審查。長和原定4月2日或之前簽訂出售巴拿馬港口業務的協議,但截至目前並未對外公佈已簽約或撤消相關交易。

意大利億萬富豪阿蓬特家族旗下地中海航運(MSC)集團子公司——集裝箱碼頭運營商TiL,是貝萊德-TiL財團成員之一。《華爾街日報》4月16日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地中海航運正討論將兩個巴拿馬運河港口從長和交易剝離,先收購餘下41港口。

知情人士還透露,中國政府已向長和及TiL表態,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並不成問題,儘管它仍將面臨其他國家的監管審查。

巴拿馬港口公司 - 克里斯托瓦爾港 - 巴拿馬(長和官網)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星期天(4月27日)通過官網以答記者問形式回應上述報道。發言人表示高度關注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並強調「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香港智庫百家塔政策研究所共同創辦人陳偉信告訴《聯合早報》,在商業交易和併購協議中,交易拆分本是一種正常做法,尤其是當原有交易存在法律挑戰風險時。他指出,市監總局此番警告,實際意圖是向交易各方施壓,避免交易拆分,以防未來出現不可控後果。

經濟學人智庫(EIU)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受訪時指出,這項交易「涉及中國戰略利益,無論如何調整交易架構,都無法避免中國政府的審查」。

親北京的港媒《大公報》星期一就此事發表社評稱,「相關企業必須切實遵守國家有關法律,切實履行自身的承諾,立即停止相關交易,否則國家有關部門將採取必要行動,後果非常嚴重」。

針對中國政府向長和表示可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資產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星期一(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時重申市監總局的立場,並表示中國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他也希望有關各方審慎行事,與中國有關部門充分溝通。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副教授傅方劍認為,在中國政府完成反壟斷審查前,長和交易料不會推進。他解釋,這筆交易已不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捲入了中美戰略博弈之中,目前兩國在各個戰略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包括科技戰與關稅戰。

彭博社指出,全球大約3%的海運貿易經由巴拿馬運河,而美國和中國是這一重要航道的主要用戶。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雙方圍繞巴拿馬運河的爭奪不斷加劇,凸顯長和及其他大型跨國企業當前所處的商業環境愈發複雜。

徐天辰研判,中國可能會阻撓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的出售之外,其他41個港口的交易也可能面臨一定壓力,尤其是那些位於蘇伊士運河和紅海地區、具有戰略意義的港口。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