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確診】對華外交回顧:美國打出「伐謀伐交」新套路?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美國白宮於10月6日發表聲明,引述白宮醫生康利(Sean Conley)指,醫療團隊在6日與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會面,稱其出院後休養一晚,未有出現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病徵,並認為他的生命徵象及體格檢查維持穩定,整體恢復情況非常好。
特朗普的身體狀況或已好轉,但他以帶病之軀去競選,不見得就能在一個月內扭轉敗象,於民調落後之下再次創造「逆轉勝」奇蹟。

「川建國」無才無德弊美興中?

白宮可能即將迎來新主人,但對北京而言,以官方口徑作準,華府的「復古」作風似乎會延續下去:美國走「逆全球化」的路,重中之重是要與中國「脫鉤」,並且重新啟動冷戰模式,將中國往死裡打,就算是換上民主黨當家作主,變的只會是手段、速度和強度,大方向是始終不變的。

▼想看更多希克斯及特朗普夫婦近日活動的照片(【特朗普確診】美國總統夫婦怎染疫?邊個惹邊個先?誰人最高危?):

+11

至於對部份中國網民而言,特朗普依然是「害慘美國」的美國總統,新冠疫情致逾20萬美國人病亡更增強這種印象。雖然心態不太妥當,但他們的確期望美國國民再次選出這位品德成疑言行過火的「真人騷」主持人當領袖,消極一面是加劇美國對內互鬥與對外聲望受損,積極一面則以打壓逼迫變相促使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加速中美兩國國力此消彼長的趨勢。

不過就算特朗普如這些網民所想,本人是個無才無德弊美興中的「川建國同志」,奉其名義行事的美國政府卻始終保持著動員堵華的穩固力量。

封殺華為屬堵華方針範例

本國經典有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美方即於華為風波作出了示範:先是定期放風,屢指華為於產品安裝「後門程式」,盜竊商業和技術機密,並且協助中國政府建立全球監控網;有待資訊安全風險的輿情討論成形之後,美國軟硬兼施地引導盟友封殺華為,收得相當成效,可見其手起刀落絕不限於供應禁令的「伐兵」與「攻城」而已。

▼更多希克斯靚相,請點擊放大觀看:

+4

以「伐謀」與「伐交」為主導,特朗普政府於經貿領域出招,既加深西方陣營對中國門戶開放程度的不滿,又在有需要時以本傷人威逼利誘盟友聯手,例如歐盟領袖雖則與特朗普關係欠佳,但就與美國同樣提高對中資的審查門檻,並催促北京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早些年又有美墨加自貿協定設下「毒丸條款」,禁止締約國與「非市場經濟體」簽署同類協定,矛頭直指中國。

另一方面,人權議題更加是西方陣營的共同語言,以至北京所推行的「本國內政」,於美歐就成為中共乃「系統性對手」的證據。就港台疆藏南海等各大中方「紅線」議題,西方陣營確實是步伐不一致,對華行動有強有弱,但互動模式與華為風波及經貿爭議相近:美國走在前線揮大棒,其盟友就企圖從兩強之爭漁人得利,又或者以華府言行為最高參考值,繼而對中國擺出一個打了折頭的強硬姿態,總體是比過往的聲浪更大動作更多。

▼想看更多10月2日特朗普動身從白宮前往醫院的過程(【特朗普確診】醫生指特朗普情況持續改善 最快10月5日返回白宮):

+20

傅瑩:中方應考慮對美主動出牌

從以中國作為敵人一面來看,特朗普政府的立場是「復古」,但從改革開放後的中美關係來看,其對華政策觸發雙邊認知框架的劇變,以往難以想像的舉措如互關領事館可能會成為「新常態」,昔日避而不談的「政權更替」居然躍然於國務卿的講話要旨當中,明言「接觸政策」經已破產,並要分辨開「中共」與「中國人民」。換言之華府不再視中國為可求同存異、鬥而不破的競爭對手,而是要「不信任並且查證」北京的一舉一動,每一步都要往最壞處想,事事先發制華。

▼想看更多特朗普出院情況(【特朗普確診】白宮醫生:未完全脫離危險 出院後接受全天候監察):

+7

假設新總統要加強堵華方針,之前就已有特朗普開山劈石製造了「新套路」,有先例可供推敲發展;相反如新總統要改變堵華方針,由於有特朗普的新套路在前,他將需要抵受住沉重的政治壓力,才可將前任所作所為逐點清理。畢竟美國政商精英對華猜忌日深,又覺得中國市場開放進展令人失望,而社會輿論亦浮現疑華氛圍,要擺脫特朗普的套路又談何容易呢?

面對美國步步進逼,特朗普或為華府留下堵華的「政治遺產」,北京除了「做好自己的事」,也許都是時候由現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狀況,轉變為前副外長傅瑩所提到的「主動出牌」剛柔並濟:「中方應該不僅僅對美方的挑釁做出被動回應,要考慮主動出牌……我們主動,並不是說我們也要提出對抗,而是我們做出的選擇,或者主動做的一些事情,首先要維護中國的根本利益,同時也要考慮解決美方的合理關切,還要符合世界和平發展的大方向。」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