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詠春】從徐曉冬對丁浩看傳統武術的不足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作者:郭倫
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徐曉冬對詠春丁浩一戰,中國傳統武術再次落敗,不少人再次批評中國功夫不能打。誠然,詠春對MMA是一個不對稱的比較,因為MMA融合了不同武術,而詠春只是一個門派。但是用中國傳統武術對其他國家的武術,也不見得佔優。究竟中國傳統武術的問題出在哪裏?

 

搏擊經驗的差距

中國傳統武術,最大的問題在於搏擊競技。每一種武術,也需要透過搏擊經驗提升實用性,而搏擊競技(比賽是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取得搏擊經驗最佳的途徑。大部分武術都有其搏擊競爭的方式,其方式如何,往往會影響該種武術的發展。舉個例來說,傳統空手道採取「寸止」式的競技方式,自然會忽略抗打和力量的訓練,這限制了傳統空手道在真實搏擊的發展,因而衍生了全接觸空手道。

 

在徐曉東、丁浩一戰中,很容易看到丁浩對搏擊的感覺很薄弱。所謂搏擊的感覺,包括進退馬是否流暢、除了前進和後退之外有沒有其他的步、假動作、是否怕拳、如何應付對方的攻擊等。從最基本的穿上合適的衣服上台,也可以看到拳手是否有足夠的經驗培養對搏擊的感覺。丁浩進退的步,不但很不流暢,更遑論有前進後退以外的步。

至於假動作,虛拳和實拳等更是欠奉。在比賽中,除了丁浩首十數秒主攻外,其他時間他面對徐曉冬快拳時往往九十度彎腰,估計是怕拳或不懂得處理連續的快拳。被打時不能九十度彎腰,因為這樣不能夠轉守為攻,白白放棄了反擊的機會。徐曉冬最後抓著丁浩的衣服狂打,更令人懷疑丁浩是否上過擂台實戰,因為實戰過總沒理由穿鬆身衣服上擂台。


黐手的「發動條件」與「斬頸」

究竟詠春有沒有搏擊的競技?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不同系統的詠春有不同的看法,主流詠春是以黐手作為競技的方式。大部分詠春系統都是以黐手訓練手部觸覺,部分系統甚至只有黐手,沒有「過手」。所謂手部觸覺,即是當自己右手觸碰著對方的左手,左手觸摸著對方右手時,能感應對方的動態從而作出進攻或防禦。

誠然,正如斷水流大師兄在《以黐手為中心的系統所遇到的最大難題》探討黐手時所說,搏擊時難以保持黐手時最佳的距離。其實,距離只不過是黐手其中一個發動條件,因為盤手架是透過特定的手形去感應對方的動態;若盤手架中雙手擺放或移動的位置錯誤,對手可以透過露出的空隙進攻,否則就需要破壞對方的盤手架才攻擊。

因此,黐手需要生效,除了距離,還需要手形。但在實際的自由搏擊上,對方不會跟你用盤手架,不會停止讓你長時間觸摸自己的雙手,所以單練黐手的根本不能感應對方的動態。

另外,黐手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進攻方式。只要上網看看黐手的片段,就會知道黐手最常用的進攻方式是「斬頸」,而不是拳,這可以解釋丁浩為何不懂得應付徐曉冬的直拳。

(葉準與劉功成黐手片段,讀者可以從慢鏡看到有多少次「斬頸」)

「斬頸」的殺傷力弱,而且難以或不能(賽例或禁止攻擊咽喉)在搏擊實戰中使用,這也令黐手的實用性降低。歸根究柢,在於黐手這種特定模式之下,其進攻與防守的招式只有利於黐手。一旦離開黐手的模式,練習所得無法應用於真實模式的搏擊。

 

競技模式之差異

可以說,武術特定的競技模式與現實搏擊的相似程度越低,發動條件越多,實用性越也低,這可以解釋丁浩對搏擊的感覺如此薄弱的原因。正因如此,有些重視實戰的詠春系統不會視黐手作訓練手部觸覺之用。

中國曾經嘗試用散打這種比較貼近現實的比賽方式統一傳統武術各門派的競技模式,可惜並不成功。不少傳統武術沿用舊有的競技模式,例如太極用推手,詠春用黐手,這些競技模式與現實搏擊相差太遠,實用性低。另外有一些中國功夫則重視散手和套路,著重要自衛與表演,而不適用於上擂台。

對比全接觸空手道和泰拳的搏擊比賽,拳手從中不斷改善技術,或許這可解釋中國傳統武術現時落後於外國的原因。

(編按:斷水流大師兄在來稿討論黐手距離時,亦有提及「斬頸」,但因為他的解讀很有趣,所以我們經他同意後,把那一部份分拆開來作另一文章,正正可以跟這文章作一呼應。該文章正等斷水流大師兄潤飾,很快就會推出。
另外,全接觸空手道中有一些系統或門派的比賽模式是手不能打頭,這也影響了選手在其他比賽中的發揮,但他們的選手依舊可以在近距離中使用高踢技術,這正是來自全接觸空手道訓練。
寸止空手道模式其實也「製造」了 Lyoto Machida、堀口恭司這些好手;連美國那種Kempo Karate 也可以有Stephen Thompson;當然他們加入了很多不同方面的技術,絕不是單練一派,但他們確實可以把自己本來所學的核心技術發揮出來。
既然如此,與文中所說類近,或許現時欠缺的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能把既有技術於搏擊中發揮出來的競技與訓練模式。)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