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蕭條.二】獨身主義的隱痛 做愛次數減少怎樣影響社會?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性蕭條」遍及全球多個國家,一般人乍看之下會認為這是個大問題,心想無緣無故下性慾應不可能大幅削弱。我們假設了性風氣開放必然伴隨着更頻繁的性事,但性行為本身或許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大概還受到多方因素所左右…(此為《全球性蕭條》專題報道之二)

以性為主題的公園成為韓國濟州島上的景點。(Getty Images)

換個角度思考,「性衰退」與否是否可直接由性行為次數判斷?本港註冊社工何銘熙便質疑是否真的愈多愈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段關係都需要探索。(性行為)是多是少,亦視乎某一特定時間內是否經歷什麼,如遇開心事情會多一些、悲傷事則少一些,還有家庭遽變和家庭壓力等因素影響。」故他認為沒有一個客觀的數字能正確反映何謂正常的性行為次數。

不過他也補充,很多人誤以為少了性行為,積存起來的性慾或許會一次過爆發,實際情況未必如此,更有可能是習慣缺少性的狀態,性慾反而會慢慢下降,甚至出現性功能障礙,「若出現性衰退的話,可能會面對龐大的生育問題,以及大量不知如何面對性功能障礙的市民。」

性商品琳瑯滿目,但商品化會否反而令親密行為趨少?(Getty Images)

本身是註冊護士兼助產士的鄧永琴則表示,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她解釋:「性不僅牽涉性行為,還有自我認同、人際關係的彰顯。如果社會出現性蕭條,那麼香港的快樂指數可能比現時更差。」她認為若出現「性蕭條」,社會需要處理的絕非是性行為次數的問題,而是人們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對家庭的看法、對社會的投入度,並且了解當中是否出現一些緊張的狀態。

何銘熙認為性蕭條言之尚早,且沒有一個客觀的數字。(高仲明攝)

的確,以「性蕭條」來形容性行為減少的現象可能並非最好,因這說法可能傾向負面,而且予人「這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因為除了上述的種種因素外,今天的獨身主義盛行,部分人其實是自行選擇單身生活,認為這較適合他們的人生觀和生活方式,這種情況的普及當然會導致性行為減少。

獨身主義 衍生惡果?

然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獨身帶來的孤獨感,以及對社會產生的疏遠感。比如由非自願獨身者(Incels,意指現時社會基於經濟條件或其他非自願原因而無法找到伴侶的人)發動的網絡仇恨,以及現實世界的暴力事件,都顯示了這些年輕人特別容易受極端主義影響。

獨身趨勢除了導致低生育率問題,也可能令社會幸福感下降。(Getty Images)

另一個問題涉及性的本質。說到底,一個人不吃、不喝、不睡會導致死亡,但無性行為卻不會。而且,從人類歷史上而言,性生活雖然能夠為人類帶來身心健康和愉悅,它卻非幸福生活的必然因素。

研究人類進化的美國著名學者Jared Diamond 曾說:「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的性行為是異乎尋常的。除了姿勢和腦袋的大小,性慾是人類祖先和類人猿存在差異的決定因素之一。」他解釋,雖然沒有人會因為沒有性生活而死,但性行為在數百萬年來印證了人類的適應力,我們做出這個行為是因為它有趣,可以將我們和另一個人聯繫起來,而且因而感覺愉悅。

鄧永琴強調性蕭條要處理的不單是性行為次數多少的問題。(高仲明攝)

雖然滿足的性生活與美好生活之間並無必然關係,但眾多研究證實它有助於此。性行為並不單與幸福相關,同時還有其他眾多的健康好處。性和健康的關係或許是,你的身體愈好,你的性生活也會愈好,反之亦然。

「性蕭條」一說的確尚有待商榷, 但Lehmiller承認:「以目前的數據而言,這並未構成真正影響,但若情況持續惡化,屆時或許成為令人憂慮的問題。」與經濟蕭條相似,「性蕭條」或許會導致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情況發生。那些擁有外表、金錢、上佳心理質素和強大社交網絡的人,將繼續在尋找愛情、性生活,以至成為父母方面佔據優勢,那些條件較差的人,往後則可能面對更不確定的未知數。

由此可知,性冷淡問題之所以引起不少國家討論和關注,是因為它並不單單涉及性行為本身,同時牽涉到個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會穩定,以至國家經濟發展等多方面。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性解放運動半世紀 全球「性蕭條」》專題報道。

【全球性蕭條】系列: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