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谷】財政預算案苦中一點甜 減印花稅誰人受惠?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在政府財赤的大環境下,開源節流成為施政重點,幸而物業印花稅亦有所調整,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對有意上車人士而言,可謂苦中一點甜。而新政策有望為二手樓市解凍,刺激成交。
在財政預算案未公佈前,買入400萬元物業,需繳納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即相當於6萬元的稅款;而在財爺宣佈減印花稅後,買入400萬元的物業,從價印花稅僅100元,而由於稅率是遞進計算,故日後樓價432.3萬以下的物業,買家需要承擔印花稅亦有所寬減。
觀乎目前的樓市,發展商持續減價推售新盤,不少一手新樓都低見四字頭,不過發展商在推售新盤時,很多時都會以代繳印花稅作招徠,基本上買家是毋須支付稅金,所以今次減稅對新盤買家而言未必真正受惠。
當然,部分發展商或會良心地將所寬免的印花稅回饋予買家,例如提供更多折扣優惠或回贈,值得注意的是,發展商提供的回贈,需要從按揭貸款額扣減,變相買家首期會增加,買家要準備充裕的資金以作調動。
二手業主或降低叫價
至於在二手市場,則主要由買家支付印花稅。需要強調的是,準買家大都不會因為可節省區區6萬元稅款而貿然出手置業。但業主如願意稍為降低叫價,例如本身物業叫價是410萬元,在新制下只要減價10萬,連同幾天前的舊印花稅比較下,就會產生減價16萬元的效果,對買家而言就會更吸引。
事實上,在公佈減印花稅後,地產代理網站中顯示,部分原本標價在400萬左右的樓盤廣告,已經反應迅速地減價,並以「100元印花稅」作招徠。相信部分有意上車而又未能抽新盤的準買家,未來都有機會將置業目標重新投放於二手市場,刺激交投,令原本冰封的二手市場解凍。
甩名轉名仍有作用
另一方面,調低印花稅亦有助減輕甩名和轉名的開支。例如業主將物業轉名予近親,交易或會視作新買賣而非轉按,新業主有機會申請到9成按揭。另外,聯名物業移除其中一名業主的身份,要透過律師進行買賣程序,而印花稅會以樓價的一半去計算,故800萬以下的聯名物業在新稅率下甩名,都只需要支付100元稅款。
雖然目前無論是否有物業在身,都可申請到最高7成按揭,但聯名買家一旦想再買多一個物業並申請高成數按揭,透過將現有物業近親轉讓,新物業就有機會申請到最高9成按揭;如申請人沒有其他按揭在身,新物業的按揭保費亦會較低,故甩名仍有一定好處。
作者子非魚為星之谷首席顧問,現於多份報章及網上平台撰文,著作《按揭達人》,涉足地產買賣及按揭、移民顧問範疇。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