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醫院引入全港首部PCCT 輻射量大減7成 院長:收費不變!

全新技術將令電腦斷層掃描檢查(CT)變得更安全、快捷。自3月起,仁安醫院從德國西門子(Siemens)引入全港首部雙源光子計數電腦斷層掃描系統(Dual Source Photon-Counting CT Scanner,簡稱 PCCT),至今已為過千名人士進行醫療造影掃描。
院方稱,PCCT得出的影像是傳統CT的三倍,而且過程中吸收到的輻射量亦減少7成,全身造影掃瞄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能為病人提供更安全、準確、舒適的檢查體驗。
更低輻射及顯影劑量 加強病人安全

仁安醫院醫療造影部門主管許炳權醫生指,PCCT的優勝之處在於能顯著減低輻射量和顯影劑量,視乎掃描部位,輻射量可減少七成,而減少顯影劑亦能降低腎病患者的檢查負擔。
許醫生解釋,傳統CT的訊號轉換涉及兩個步驟,而PCCT的光子計數探測器只需要一個步驟,能大大減少電子噪音及資訊流失問題。相對於傳統CT,PCCT能在低輻射量的情況下產生更銳利、更清晰的影像,特別適合應用在預防性檢查。
傳統CT存在限制 透過高清影像診斷更準確
傳統CT影像質素受技術限制,若病人體內出現血管鈣化、金屬心臟血管導管支架,就會導致掃描影像模糊。許醫生坦言,過往沿用傳統CT,若病人植入了心血管支架,或多或少都要依靠醫生的經驗判斷。然而,PCCT能克服這些問題,有助醫生作出更準確的診斷。仁安醫院心臟中心總監李少隆亦補充,隨著都市人心血管問題愈來愈常見、「通波仔」手術普及化,血管造影需求急速增加,需有突破性技術幫助病人。
全身掃描只需1秒 有利長者、兒童接受檢查
院方指, PCCT能惠及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的病人。其機孔轉動一圈時間快至0.25秒,時間解像度達66毫秒,能使掃描過程迅速完成;例如肺部篩查只需0.5秒、全身血管造影可在1 秒內完成,免卻了傳統CT長者需閉氣和兒童需鎮靜的要求。此外,寬闊的機孔為82厘米,減低幽閉恐懼感覺,令病人檢查過程更舒適。
半年服務過千人 李繼堯院長:收費不變!
這部革命性的雙源光子電腦掃描於2024年3月起已在仁安醫院投入服務,成功為過千名人士進行了醫療造影檢查。
仁安醫院院長李繼堯醫生強調,之所以決定引入「PCCT」,是本著仁安醫院的宗旨,即「仁心、安心、貼你心」,透過不斷創新和積極推出個人化的設備和服務,為市民提供全面、可靠、貼心的優質醫療服務。因此,引進新儀器的成本不會轉嫁到消費者,檢查費用與以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