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灼見|功課量與學習成效

撰文:李安迪校長
出版:更新:

文:天主教領島學校李安迪校長
近日有關教育最火熱的新聞莫過於有關學童健康及情緒健康的問題。在小學而言,造成這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功課量。各位親愛的家長,您是否曾經為了孩子的功課量而感到困擾?您是否認為功課量越多,孩子的學習成效就越好?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跟大家探討功課量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讓您能夠更理解功課的意義,並透過適量優質的功課提高孩子的學習效能。

作者於文章中指出,學習可以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和創造。(作者提供)

首先,我們要明白功課量並不是衡量學習成效的唯一指標。根據布魯姆的學習分類法(Bloom's taxonomy),學習可以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和創造。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需要不同類型和難度的功課來達成。例如,如果學習目標是記憶一些基本的事實或概念,那麼重複性和大量的功課可能有助於鞏固記憶。但如果學習目標是分析一個問題或創造一個作品,那麼過多或過難的功課可能會阻礙思考和創意。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功課量越多越好,而要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孩子的個別差異,適度地安排和調整功課量。

其次,我們要注意功課量與學習成效之間並非呈現線性關係。根據赫爾曼-埃賓豪斯曲線(Hermann-Ebbinghaus curve),人類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退,但是如果在適當的時間間隔內進行復習,就可以延長記憶的保持時間。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效,不一定要增加功課量,而要增加復習次數和頻率。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追求功課量,而要注重功課質量和復習策略。

最後,我們要意識到,功課量與學習成效之間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根據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人類有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感和歸屬感。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時,人類就會產生內在動機,也就是出於興趣和樂趣而學習。研究表明,內在動機與學習成效呈正相關,而外在動機與學習成效呈負相關。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效,不一定要增加功課量,而要增加孩子的自主性、能力感和歸屬感。

作者的學校於2021年起重新規劃及設計各學科的功課質量,並提供每天約1小時的功課導修讓學生在老師及朋輩支援下完成功課。(作者提供)

根據上述這三項理論,本校於2021年起重新規劃及設計各學科的功課質量,並提供每天約1小時的功課導修讓學生在老師及朋輩支援下完成功課。功課設計上,除了針對當天學會的知識外,我們也會定期跟學生重溫已有知識,加強學生對於相關知識點的記憶。本年度,學校更引入人工智能學習平台,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及需要進行學習。人工智能系統會根據學生的程度發送合適的題目並提供適切的援助,讓學生學習具備自主性及歸屬感,提升內在能力。種種政策的配合讓我校學生在學校已經完成大部分功課,在功課問題上不會產生壓力,更讓學生有空間運用課餘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讓學生身心靈得到均衡的發展。

功課量與學習成效之間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一個複雜的互動關係。作為家長,不能只看表面的數字,而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目標、記憶規律、心理需求等因素,並根據這些因素來合理地安排和調整功課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效,並培養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我會在下一次專欄,分享不同類型功課的效用,密切留意啊!

天主教領島學校李安迪校長。(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李安迪先生現為天主教領島學校校長,從事教育事業18年。他致力推動創新教育,推動學校課程及學教的變革,於推動及實踐電子學習、STEM教育和計算思維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他於學校開展了不同的創新教育計畫,使任職的學校均成為香港著名的創新型學習學校。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