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布頓︱拉度簡奴不滿電子司線系統 眾球手拒信任 大會冷淡回應

溫布頓︱拉度簡奴不滿電子司線系統 眾球手拒信任 大會冷淡回應
撰文:吳慕兒
出版:更新:

今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溫網)不再有司線員,為賽事舉行148年來首次,判斷網球是否出界的重任,完全由電子司線系統取代。採用科技是否可以完美解決球場判決爭議,卻仍未可料。
至少在今屆賽事,電子司線系統的誤判,成為溫網更衣室內一大話題。英國「甜心」拉度簡奴(Emma Raducanu)為首的好幾位球手公開表達不滿,反遭賽會還擊。

溫布頓︱英國「甜心」拉度簡奴(Emma Raducanu)公開對電子司線系統表達不滿。(路透社)
溫布頓︱英國「甜心」拉度簡奴(Emma Raducanu)公開對電子司線系統表達不滿。(路透社)

拉度簡奴拒信任新系統

主場出戰的拉度簡奴,第3圈硬撼世界排名第一的莎巴蘭卡,力戰下僅負6:7 (6:8)、 4:6出局,她對首盤其中一球判決尤其不滿,「那一球肯定是判錯」,她表示大部分判決都是可以,「但有時判決錯得如此離譜,真是令人失望」,同時指出,「在我的另外數場比賽,亦有好幾次嚴重誤判,希望他們可以修正它。」

當被問到是否信任這套電子司線系統時,拉度簡奴直言:「不,我不信任。我認為其他球手也會說同樣的話,它們有好一些「不可靠」(dodgy)的判決,但又可以怎麼辦?」

溫布頓︱瑞士球手芭蓮達賓錫(Belinda Bencic)順利晉身今屆16強亦認為司線系統不可靠。(路透社)

賓錫:我和大部分球手也不信任

她不是唯一質疑這套配以鷹眼科技電子自動司線系統(Hawkeye-powered electronic line-calling system)的參賽球員,瑞士球手芭蓮達賓錫(Belinda Bencic)亦稱, 「我也不信任它」,「當然,質疑一套電子司線系統似乎感覺有點笨,但一切總是視乎它如何安裝和準確程度。」

賓錫揚言她向來支持這種科技,但今次賽事的系統實在不準確,「不止是我的比賽,我也在看其他球手比賽,他們也在說相同的話,在投訴。就算看電視直播,也可清楚看到有好些球是出界或是什麼的。」她更稱,「我們球手之間亦有談論,我認為我們大部分均持有同一意見。」賓錫今屆賽事已連過3關,16強面對俄羅斯球手阿歷山祖娃(Ekaterina Alexandrova)。

溫布頓︱英國首席男單球手德拉柏(Jack Draper)亦對電子司線系統表示質疑。(路透社)

大會回應:早已是標準配置

英國首席男單球手德拉柏(Jack Draper)亦對新司線系統表質疑,他在次圈負施歷(Marin Cilic)止步,「老實說,我不認為它100%準確。」

對於一眾球手的質疑,溫布頓賽會代表、All England Club主席Debbie Jevans回應,「這真是有趣,不是嗎?因為當我們有司線員的時候,我們常常被問到為何不用電子司線系統,因此它較為準確。球員想要它,因為他們都在問:為何我們還在用司線員?因為潛在人為錯誤,而現在我們安裝它了。」

溫布頓賽事總監Jamie Baker更指出,「我們使用網球追蹤系統已經有10年到15年時間,只是現在不止在挑戰時才用,在一般司線決定也會使用而已。實時司線(live line calling)的概念如今在巡迴賽絕對是標準配置,在ATP巡迴賽更是強制使用。」

今年溫布頓首次不設司線員。(路透社)

四大滿貫只剩法網仍用司線員

昔日有司線員的時候,球員可就判決提出挑戰,經電子系統審視,會在現場大銀幕播放挑戰結果。現在大銀幕會把爭議判決播放出來,但判決不能被推翻。拉度簡奴認為,這套鷹眼科技電子司線系統在有司線員的年代「準確得多」,她亦不喜歡場上有司線員的傳統不再。

網球賽事用司線員肉眼判斷的傳統,近年已逐漸由科技取代,四大滿貫賽事之中,兩個硬地賽事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和澳洲網球公開賽(澳網),早已轉用電子司線系統。2021年澳網率先在全部賽事轉用電子司線系統,繼而輪到美網在2022年亦全面使用。2023年4月主管男子職業網球賽事的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宣布,2025年旗下所有賽事均會使用電子司線系統。今年當溫布頓宣布使用電子司線系統之後,四大滿貫只剩下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仍然使用司線員。

正在加載